时间: 2025-05-07 11:4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41:46
黄楼南畔马台宫,云月娟娟正点空。
欲共幽人洗笔砚,要传流水入丝桐。
且随侍者寻西谷,莫学山僧老祝融。
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
在黄楼南边的马台宫,云朵和月亮轻柔地映照在空中。
我想和那位幽静的朋友一起洗笔砚,希望把流水传入丝桐琴中。
不如跟随侍者去寻找西边的山谷,别学那位山僧老祝融。
等我去西湖借你一杯汤饼,泼上油葱一起享用。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深厚的哲理内涵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的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寄托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宁静的愿望,反映了他在政治纷争后的闲适心态。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在自然与内心世界之间的深刻思考。开篇描述黄楼南边的马台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环境。云月相映,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表达了与幽人共洗笔砚的愿望,象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渴望。这里的“流水”与“丝桐”相结合,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不如随侍者寻访西谷,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暗示他不愿追求繁华,而是希望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的生活。此外,提及的“山僧老祝融”则暗示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最后,诗人希望能与友人共享西湖的美好,邀约一杯汤饼,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展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友人情谊的渴望,深刻而细腻,展现了苏轼的卓越才华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云月娟娟”描述的是:
A. 诗人的心情
B. 自然景观
C. 友人的面貌
“洗笔砚”象征着:
A. 友谊
B. 文学创作
C. 生活琐事
诗中提到的“西谷”代表:
A. 繁华的生活
B. 宁静的隐逸生活
C. 繁忙的都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