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4:37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作者:苏轼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去年送别的时候,在余杭门外,飞舞的雪花就像杨花一样。
今年春天已经结束,杨花如雪般飞舞,却仍旧没有见到你归来。
我对着酒,卷起帘子邀请明月,微风和露水透过窗纱。
就像嫦娥怜惜那双燕子,明亮的月光清晰地照在斜斜的画梁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均有极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润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归家的渴望,反映了他在政治波折中的无奈与忧伤。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的词作。诗人通过对飞雪与杨花的描写,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开头两句“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展现了过去送别时的情景。飞雪和杨花的对比,突显了时间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接下来的“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则进一步加深了思念之情,春天已过,但对友人的思念却愈发强烈。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饮酒画面,然而这份宁静中又夹杂着淡淡的孤寂。最后两句“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以嫦娥和燕子作比,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依恋,也增添了作品的浪漫情怀。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友人的怀念,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与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生命无常的感慨,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雪似杨花”是形容什么?
A. 时间的欢快
B.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C. 时间的流逝
“恰似姮娥怜双燕”中的姮娥指的是谁?
A. 仙女
B. 妇女
C. 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