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群公出猎海上》

时间: 2025-05-22 09:08:03

诗句

畋猎自古昔,况伊心赏俱。

偶与群公游,旷然出平芜。

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

鹰隼何翩翩,驰骤相传呼。

豺狼窜榛莽,麋鹿罹艰虞。

高鸟下騂弓,困兽斗匹夫。

尘惊大泽晦,火燎深林枯。

失之有馀恨,获者无全驱。

咄彼工拙间,恨非指踪徒。

犹怀老氏训,感叹此欢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08:03

同群公出猎海上

原文展示:

畋猎自古昔,况伊心赏俱。
偶与群公游,旷然出平芜。
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
鹰隼何翩翩,驰骤相传呼。
豺狼窜榛莽,麋鹿罹艰虞。
高鸟下騂弓,困兽斗匹夫。
尘惊大泽晦,火燎深林枯。
失之有馀恨,获者无全驱。
咄彼工拙间,恨非指踪徒。
犹怀老氏训,感叹此欢娱。

白话文翻译:

打猎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活动,更何况我心中对这项活动的赞赏是共同的。偶然与群公一起游猎,心中感到旷然自得,走出平坦的野地。层层阴云笼罩着大海,杀气弥漫在幽暗的都邑之间。鹰隼在空中翩翩起舞,飞驰而过,彼此呼唤。豺狼窜入榛莽,麋鹿遭受巨大威胁。高飞的鸟儿在弓下落下,困兽与猎人之间展开斗争。尘土飞扬,使得大泽变得昏暗,火焰燎原,深林枯萎。失去猎物令人心中恨意满满,而获得者却没有全数驱赶。哎,那些技艺高超与拙劣之间的差距,让我恨不能指引踪迹。心中仍怀念老子的教诲,感叹这种快乐的游猎。

注释:

  • 畋猎:打猎。
  • 况伊心赏俱:更何况我们心中对打猎的欣赏是共同的。
  • 层阴:层层的阴云。
  • 溟海:深邃的大海。
  • 杀气穷幽都:杀气弥漫于幽暗的城市。
  • 驰骤:迅速奔跑。
  • 罹艰虞:遭受各种危险。
  • 鬥匹夫:与猎人展开斗争。
  • 得之有馀恨:获得猎物却心中仍有遗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高适,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于公元765年。高适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而著称,代表作有《燕歌行》、《别董大》等。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的盛世时期,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借助出猎的场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打猎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融入了对猎物与猎人的对比,展现了生命与死亡的矛盾,隐含着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就引入打猎的古老传统,接着描绘了壮阔的自然环境,层阴的海面、神秘的森林,令人感受到一种紧张的气氛。诗人用“鹰隼”、“豺狼”、“麋鹿”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生动的猎场。最后以对老子教诲的怀念结束,反映出在享受欢乐的同时,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描绘猎场景的同时,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既有对生命的赞美,也有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畋猎自古昔,况伊心赏俱。”:打猎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活动,更何况我们心中对这项活动的欣赏是共同的。
    2. “偶与群公游,旷然出平芜。”:偶然与群公一起游猎,心中感到旷然自得,走出平坦的野地。
    3. “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层层阴云笼罩着大海,杀气弥漫在幽暗的都邑之间。
    4. “鹰隼何翩翩,驰骤相传呼。”:鹰隼在空中翩翩起舞,飞驰而过,彼此呼唤。
    5. “豺狼窜榛莽,麋鹿罹艰虞。”:豺狼窜入榛莽,麋鹿遭受巨大威胁。
    6. “高鸟下騂弓,困兽斗匹夫。”:高飞的鸟儿在弓下落下,困兽与猎人之间展开斗争。
    7. “尘惊大泽晦,火燎深林枯。”:尘土飞扬,使得大泽变得昏暗,火焰燎原,深林枯萎。
    8. “失之有馀恨,获者无全驱。”:失去猎物令人心中恨意满满,而获得者却没有全数驱赶。
    9. “咄彼工拙间,恨非指踪徒。”:哎,那些技艺高超与拙劣之间的差距,让我恨不能指引踪迹。
    10. “犹怀老氏训,感叹此欢娱。”:心中仍怀念老子的教诲,感叹这种快乐的游猎。
  •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鹰隼何翩翩”是用拟人手法描绘鹰隼的灵动;“尘惊大泽晦”使用了比喻,形象化了猎场的紧张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猎杀过程的反思,表达了对享受生命乐趣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鹰隼:象征着力量与自由,代表猎人的猎物。
    • 豺狼:象征着凶险与威胁,代表着自然界的残酷。
    • 麋鹿:象征着无辜与脆弱,表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 高鸟: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生命的思考
      • C. 对打猎的赞美
      • D. 对战争的反思
    2. 诗中提到的“豺狼”象征什么?

      • A. 力量
      • B. 威胁
      • C. 自由
      • D. 无辜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愉悦
      • C. 反思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 诗词对比

    • 高适的《同群公出猎海上》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但高适更加注重猎杀的过程和哲学思考,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高适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残花(一作杨发诗) 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 贵游 干越亭 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一本题上有润州二字) 江州望庐山 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 寄杨秘书 寄侯博士 上鄂州韦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断鳞鸿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所钦 胡服骑射 风虎云龙 听其自便 花插着 神奸巨蠹 心字底的字 水晶丸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韭字旁的字 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三框儿的字 登高而招 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守信 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