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刘大资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4-26 04:02:06

诗句

一死公余事,由来虏亦人。

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

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2:06

原文展示:

刘大资挽词二首
作者: 陈与义

一死公余事,由来虏亦人。
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
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刘大资的怀念与敬仰,强调了忠诚与英雄气概。诗中提到,面对死亡,公事已无关紧要,敌人也是人;在临终之际,希望能够不背叛君主。诗人感叹河洛(指河南洛阳)地区的遗憾与愤怒,英雄们在感慨后辈的无能。最后,诗人认为刘大资的功业辉煌,理应被誉为麒麟(象征杰出的人物)。

注释:

  • 一死公余事:指面对死亡,其他事情已无所谓。
  • 由来虏亦人:敌人也是有情感的人。
  • 使知临难日:希望在临终之日。
  • 犹有不欺臣:仍希望不背叛君主。
  • 河洛倾遗愤:河洛地区(即今河南省)对过去的遗憾与愤怒。
  • 英雄叹后尘:英雄们对后代的感慨与叹息。
  • 煌煌中兴业:形容刘大资的辉煌成就。
  • 公合冠麒麟:比喻刘大资的杰出才能,像麒麟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义父,号东山,宋代诗人,以豪放派著称,与李清照、陆游等人同为南宋文学的重要代表。其诗歌多表达忠诚、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怀念刘大资的事迹,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忠臣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融汇了对忠诚与英雄气概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死”字引入,显得沉重而庄严,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忠臣的敬意。接着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使在临终时,仍然保持对君主的忠诚,显示出一种高尚的品格。诗中提到的“河洛倾遗愤”,则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感慨英雄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无奈。最后用“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总结,展现了对刘大资的尊崇与赞美,突显了其卓越的功绩与品德。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邃,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强调面对死亡,个人责任与公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 第二联则表达了希望在临终之际,依然能够忠于君主的愿望。
    • 第三联感叹英雄的苦涩,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后人的失望。
    • 第四联总结前面的情感,升华至对刘大资的赞美,显示出其应有的地位与荣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一死公余事”和“使知临难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麒麟”比喻刘大资,象征其非凡的才能与地位。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诚的赞美、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也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英雄:象征着忠诚与坚韧,承载着历史的责任。
  • 麒麟:象征着杰出与荣耀,代表着理想中的人物形象。
  • 河洛:作为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诗人的愤慨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临难日”,指的是什么? A. 生日
    B. 死亡的日子
    C. 受伤的日子
    D. 旅行的日子

  2.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中的“麒麟”主要象征什么? A. 动物
    B. 荣耀与杰出
    C. 失败
    D. 贫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示儿》,同样表达了忠诚与对国家的责任感,但更注重家国情怀的传承。
  • 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女性对历史的独特理解,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与义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吕待制所居八咏·藤洞 用元韵答清老 题刘知宫愚圃三首 其一 春日苦雨 白头吟 题徐参议画轴三首·墨梅 和何元清韵九绝 张德夫园亭八咏·玉椽 即事六绝 游东山 入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扫地俱尽 断章截句 绞丝旁的字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撒撇 脸憨皮厚 阜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二氧化硅 悬光 驿邸 七穿八穴 养完 車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