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刘大资挽词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3:09:10

诗句

一死公馀事,由来虏亦人。

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

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10

原文展示:

刘大资挽词二首 其二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一死公馀事,由来虏亦人。
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
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刘大资的惋惜与哀悼,意指即使是死亡,也无法抹去他为国服务的事迹。即便是敌人也应当明白,面临危难之际,忠臣之心始终不会背叛。河洛地区的人对此感到愤懑,英雄们对后来的悲惨情况感到叹息。在这辉煌的复兴事业中,您理应如同麒麟般受人敬仰。

注释:

  • 一死:指死亡,诗中强调死亡的最终性。
  • 公馀事:指刘大资为国服务的事迹。
  • :指敌人或侵略者,强调即使是敌人也应当承认忠臣的价值。
  • 临难日:指生死攸关的时刻。
  • 河洛:古代中国的地名,象征着历史文化的重地。
  • 煌煌:形容光辉灿烂,通常用来形容伟大的事业。
  • 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吉祥和尊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允中,号白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常常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思。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刘大资去世后写成,诗人以此表达对他的怀念与敬仰,反映当时社会对忠臣的重视与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感与人生哲思,通过对刘大资的追悼,表现出诗人对忠臣的崇敬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两句”将死亡与公事紧密相连,强调了忠臣在生死关头的坚定立场,表现出对忠诚的赞美与对死亡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河洛倾遗愤”和“英雄叹后尘”引入了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反映了人们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与对英雄气概的向往。最后一句“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则以美好愿景作结,不仅提升了诗的气势,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赋予整首诗以更为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死公馀事:虽死了,但他的事迹仍然留存于世。
  2. 由来虏亦人:即使是敌人也应承认他的人性和价值。
  3. 使知临难日:在关键时刻,他的忠诚不会动摇。
  4. 犹有不欺臣:即便面临死亡,他依然忠诚于国家。
  5. 河洛倾遗愤:河洛之地的人们对他的去世感到愤怒和痛惜。
  6. 英雄叹后尘:英雄们对后来的局势感到无奈与悲叹。
  7. 煌煌中兴业:希望未来的事业能够复兴。
  8. 公合冠麒麟:期望他在历史上如麒麟般受人敬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刘大资比作“麒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追悼刘大资,表达了对忠诚与英勇的崇敬,同时也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慨与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忠臣的牺牲。
  • :代表外敌,反映了诗中对忠诚的呼唤。
  • 河洛: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 麒麟:象征着尊贵与荣耀,寄托了诗人的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忍耐
    B. 忠诚与悲伤
    C. 自由与解放

  2. “煌煌中兴业”中的“煌煌”是形容什么? A. 灯光
    B. 光辉灿烂
    C. 美丽

  3. 河洛地区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饶
    B. 文化与历史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刘大资挽词二首》均表达了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但前者侧重于家国情怀,后者则更多地关注忠臣的品德与牺牲。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十二 杏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与王郎夜饮井水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其二 寄子由 临皋闲题 上清词 过岭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此诗为秦观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明庙谟 欺犯 车字旁的字 下阴 诳子 上市 短结尾的成语 死脑瓜骨 抑扬顿挫 先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广陵散绝 曰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玉作 龙腾虎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