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香林四首》

时间: 2025-04-26 03:35:57

诗句

绝爱公家花气新,一林清露百般春。

是中宴坐应容我,只恐微风唤起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57

原文展示:

香林四首
作者: 陈与义

绝爱公家花气新,一林清露百般春。
是中宴坐应容我,只恐微风唤起人。

白话文翻译:

我最爱的是公家的花香气息,这一林的清晨露水带来了各种春天的气息。
在这里宴坐应该会容纳我,只是担心微风会唤醒旁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绝爱:非常喜欢、最爱。
  • 公家:指公共的、官府的。
  • 花气新:新开的花香气。
  • 清露:清晨的露水。
  • 百般春:各种春天的气息。
  • 宴坐:宴请、坐下享受。
  • 容我:容纳我、允许我在此。

典故解析:

“花气新”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于春天花开时节的赞美,常常用来象征美好与希望。诗中表现出对春天的喜爱,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9年-1127年),宋代诗人,字叔达,号白云山人,晚号无闷居士,曾任官职,后因战乱而隐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香林四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公家花香的喜爱以及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开头“绝爱公家花气新”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情感倾向,展现了他对美的执着与珍惜。接着“清露百般春”描绘了清晨露水的多样性,隐喻着春天的生机和万物复苏的景象。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宴坐的悠然自得,然而“只恐微风唤起人”则暗含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绝爱公家花气新:诗人表达了对公家花香的热爱,暗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一林清露百般春:描绘了春天的清晨,露水闪烁,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3. 是中宴坐应容我:诗人在此自然环境中宴坐,期望能被接纳。
  4. 只恐微风唤起人:内心对打扰宁静的忧虑,体现出对生活的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香与春天的气息进行比喻,增强了诗的感性。
  • 拟人:微风的“唤起”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
  • 对仗:首句与次句结构相对称,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思考与忧虑,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公家花:象征着美好与和谐,是诗人心灵归属的象征。
  • 清露:象征新生与希望,清晨的露水代表着新的开始。
  • 微风:象征着不可控的外界因素,暗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脆弱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绝爱公家花气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热爱?

    • A. 朋友
    • B. 自然
    • C. 花香
    • D. 生活
  2. “一林清露百般春”中的“清露”指什么?

    • A. 雨水
    • B. 晨露
    • C. 河水
    • D. 海水
  3. 诗人担心的是什么?

    • A. 自然
    • B. 人的打扰
    • C. 花的凋谢
    • D. 生活的贫困

答案: 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陶渊明更侧重于对理想乡的描绘,而陈与义则在对春天的细腻观察中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忧虑。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的深度和处理的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陈与义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粉团菊 对菊怀古 滴滴金 灯菊 大笑菊 大笑菊 大笑菊 大菊 春菊 缠枝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马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包含捩的词语有哪些 黑天白日 方虎 焦心如焚 虎字头的字 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慌做一堆 显患 刀字旁的字 包含俏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头上安头 厄字旁的字 雄伟壮观 王字旁的字 唯所欲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