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57
香林四首
作者: 陈与义
绝爱公家花气新,一林清露百般春。
是中宴坐应容我,只恐微风唤起人。
我最爱的是公家的花香气息,这一林的清晨露水带来了各种春天的气息。
在这里宴坐应该会容纳我,只是担心微风会唤醒旁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花气新”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于春天花开时节的赞美,常常用来象征美好与希望。诗中表现出对春天的喜爱,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9年-1127年),宋代诗人,字叔达,号白云山人,晚号无闷居士,曾任官职,后因战乱而隐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香林四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公家花香的喜爱以及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开头“绝爱公家花气新”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情感倾向,展现了他对美的执着与珍惜。接着“清露百般春”描绘了清晨露水的多样性,隐喻着春天的生机和万物复苏的景象。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宴坐的悠然自得,然而“只恐微风唤起人”则暗含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思考与忧虑,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绝爱公家花气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热爱?
“一林清露百般春”中的“清露”指什么?
诗人担心的是什么?
答案: 1.C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陶渊明更侧重于对理想乡的描绘,而陈与义则在对春天的细腻观察中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忧虑。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的深度和处理的方式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