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夜》

时间: 2025-04-26 03:14:35

诗句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35

秋夜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原文展示:

中庭淡月照三更,
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
却愁无处着秋声。

白话文翻译:

中庭的淡月照亮了三更,白露洗净了天空,银河显得格外明亮。不要让西风把树叶吹尽,不然我就愁苦得无处倾诉秋天的声音了。

注释:

  • 中庭:指庭院中央。
  • 淡月:微弱的月光。
  • 三更:夜晚的时辰,指午夜。
  • 白露:秋季的露水,象征着清冷。
  • 河汉:指银河,古人常用此词形容星河。
  • 西风:指秋风,寓意萧瑟。
  • 秋声:秋天的声音,多指落叶声、虫鸣等。

典故解析:

“河汉”一词源于《诗经》,古代人们常用其形容银河的美丽与辽阔。诗中提到的“西风”也常在古诗中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带来凋零与萧瑟的意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履常,号静庵,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深邃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夜,表现了诗人对秋夜宁静与孤寂的感受。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也伴随着离别和凋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秋夜》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的诗,诗人在静谧的夜晚,透过庭院的淡月,感受到清冷的秋意。开头的“中庭淡月照三更”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月光照耀的时刻正值三更,暗示着夜深人静的时刻。接着“白露洗空河汉明”则通过白露的清冷,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静谧与清明,河汉(银河)在白露的洗刷下显得更加明亮,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感知。

然而,随之而来的“莫遣西风吹叶尽”一句则转向对秋天凋零的忧虑。西风象征着凋零和离别,诗人不希望秋天的来临带走一切生机,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之感。最后一句“却愁无处着秋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声音的渴望,而这种声音又象征着情感的寄托与抒发。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细腻感受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中庭淡月照三更:夜深人静,淡淡的月光洒在庭院中,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白露洗空河汉明:白露时节,露水如洗,银河显得更加清晰明亮,反映出秋夜的清冷。
    3. 莫遣西风吹叶尽:希望不要让西风把树叶吹尽,表达对秋天凋零的恐惧。
    4. 却愁无处着秋声:愁苦无处倾诉秋天的声音,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露洗空”比喻清澈的天空。
    • 拟人:将“西风”赋予了情感,表达了对秋风的惧怕。
    • 对仗:整首诗层次分明,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夜宁静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秋天即将来临的凋零与孤独的深切感受。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宁静与孤独。
  • 白露:象征清冷与秋意。
  • 西风:象征秋天的凋零与离别。
  • 秋声:象征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汉”指的是哪个天体?

    • A. 太阳
    • B. 月亮
    • C. 银河
    • D. 星星
  2. 诗人希望西风如何?

    • A. 吹来彩虹
    • B. 不要吹走树叶
    • C. 吹来春天的气息
    • D. 吹散云雾
  3. “白露洗空”中的“洗”字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清洗
    • B. 洗净
    • C. 消散
    • D. 沉淀

答案:

  1. C. 银河
  2. B. 不要吹走树叶
  3. B. 洗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夜晚月光的诗,表达了思乡之情与孤独感。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感,与《秋夜》中的孤独感相互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唐诗宋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景龙三年八月十三日)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甘露殿侍宴应制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上清晖閤遇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字头的字 狗尾貂续 改朝换姓 同心一德 片甲不回 丨字旁的字 包含梭的成语 厂字头的字 同学究 删节号 三撇旁的字 知根知底 沥血披肝 寝园 弋字旁的字 冬扇夏炉 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