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闻杜宇》

时间: 2025-05-12 09:15:40

诗句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

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

周军尝化鹤,齐后亦为蝉。

物变皆如此,非君是偶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9:15:40

原文展示:

闻杜宇 宋祁 〔宋代〕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 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 周军尝化鹤,齐后亦为蝉。 物变皆如此,非君是偶然。

白话文翻译:

听说望帝的冤屈,哪里最令人同情。 蜀地的月亮在残夜时分,巴山的黎明即将到来。 周朝的军队曾化作鹤,齐国的王后也变成了蝉。 万物的变化都是如此,并非只有你是偶然。

注释:

字词注释:

  • 望帝:传说中的蜀国君主,因冤屈而死,其魂化为杜鹃鸟。
  • 底处:何处。
  • 蜀月:蜀地的月亮。
  • 巴山:指巴蜀地区的山。
  • 周军尝化鹤:传说周穆王的军队在战后化作鹤飞走。
  • 齐后亦为蝉:传说齐国的王后死后化为蝉。

典故解析:

  • 望帝冤:源自《华阳国志》,望帝杜宇因冤屈而死,魂魄化为杜鹃。
  • 周军化鹤:出自《列子·汤问》,周穆王的军队在战后化作鹤飞走。
  • 齐后为蝉:出自《庄子·外物》,齐国的王后死后化为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其诗文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表达深沉的思想感情。此诗通过对望帝冤屈的同情,以及对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万物变化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宋祁听到关于望帝的传说后,感慨于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望帝冤屈的同情,以及对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万物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望帝冤屈的同情,以及对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万物变化的感慨。诗中“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描绘了蜀地的夜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期待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的引用,强调了万物变化的必然性,而非偶然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典故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
    • 首句提出望帝的冤屈,引发同情。
  2. 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
    • 描绘蜀地的夜景,营造凄凉氛围。
  3. 周军尝化鹤,齐后亦为蝉。
    • 引用典故,强调万物变化的必然性。
  4. 物变皆如此,非君是偶然。
    • 总结万物变化,非偶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比喻万物变化的必然性。
  • 拟人:将蜀月和巴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动作。

主题思想:

  • 通过对望帝冤屈的同情,以及对周军化鹤、齐后为蝉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万物变化的感慨,强调了变化的必然性而非偶然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月:蜀地的月亮,象征凄凉。
  • 巴山:巴蜀地区的山,象征黎明。
  • 化鹤:象征变化。
  • 为蝉:象征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望帝”是指什么? A. 蜀国君主 B. 周朝君主 C. 齐国君主 D. 巴国君主
  2. 诗中“周军尝化鹤”出自哪个典故? A. 《列子·汤问》 B. 《庄子·外物》 C. 《华阳国志》 D. 《史记》
  3. 诗中“齐后亦为蝉”出自哪个典故? A. 《列子·汤问》 B. 《庄子·外物》 C. 《华阳国志》 D. 《史记》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李白《蜀道难》:描绘蜀道的艰险,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宋祁《闻杜宇》:两者都通过对蜀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列子·汤问》
  • 《庄子·外物》
  • 《华阳国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寓舍偶题 老境 官居书事 自儆 蔬食 雨後凉甚 杂题 风月 忆昔 山家暮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包含之的词语有哪些 为复 头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页字旁的字 背义负恩 头痛治头 弹射利病 穷凶极恶 两岐歌 殳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俭然 天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