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时间: 2025-04-26 20:52:15

诗句

树隐重重竹,溪穿曲曲峰。

林深那有寺,烟远忽闻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2:15

原文展示:

树隐重重竹,溪穿曲曲峰。
林深那有寺,烟远忽闻锺。

白话文翻译:

树木遮蔽着重重叠叠的竹林,溪水蜿蜒穿过曲折的山峰。
深林中哪有寺庙,远处的烟雾中忽然传来了钟声。

注释:

  • 重重:形容层叠、叠加的样子。
  • :小河,指流动的水。
  • 曲曲:形容弯曲、迂回的样子。
  • :山峰,指高耸的山体。
  • 林深:深邃的树林。
  • :寺庙,这里指佛教祈祷的地方。
  • 烟远:远处的烟雾,通常是指炊烟。
  • :钟声,寺庙中敲响的钟。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著名的典故,但“寺”和“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联系紧密,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宗教氛围的感受。钟声在古代常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诗,常常在诗中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游览湖泊时的写作,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景象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繁华的超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句子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象。诗的开头以“树隐重重竹,溪穿曲曲峰”两句勾勒出了一幅竹林与溪流交错的画面,展示了自然的层次感和静谧之美。接着,诗人通过“林深那有寺,烟远忽闻锺”转入深林中的寺庙及隐约传来的钟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在这四句诗中,杨万里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而又宁静的生活情景。诗中的“烟远”和“锺”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钟声带来了时间的流逝,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上,诗歌传达了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树隐重重竹:用“重重”形容竹林的繁茂,树木交错,形成了一种浓密的视觉效果。
  2. 溪穿曲曲峰:溪水蜿蜒流过山峰,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3. 林深那有寺:深林中是否有寺庙的疑问,传达出一种探索与寻觅的感觉。
  4. 烟远忽闻锺:远处的钟声隐约传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尾两句的结构形成了对仗的美感,“树隐”与“烟远”,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对比。
  • 比喻:诗中的“重重竹”和“曲曲峰”通过形象的描述,使读者能够生动地感受到自然的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刚直与谦虚,代表高洁的品格。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代表自然的灵动。
  • :象征宁静与修行,代表对内心的追求。
  • :时间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包括哪些? A. 树、竹、溪、峰
    B. 山、河、海、沙
    C. 风、雪、云、雨

  2. 诗中“烟远忽闻锺”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喧闹
    B. 宁静
    C. 忧伤

  3. “溪穿曲曲峰”中的“曲曲”主要形容什么? A. 竹的生长
    B. 山的形态
    C. 水流的形态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山水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超脱。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人日出游湖上十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自然风光,但前者更注重宁静的生活情景,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代表作,适合深入了解宋诗的风格。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对古诗的分析与解读有详细介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孤雁 送杨利叔东归 赠姚燮 谢池月夜 三月二十日同阮林登江心寺塔置酒作歌赠阮林 晚步 登叠石岭望霁雪 感怀 其三 感怀 其二 感怀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新腔 同声同气 织楚成门 王侨 牵羊 压倒元白 大字旁的字 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孔武有力 足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包含享的词语有哪些 露脚 博闻强识 依依不舍 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