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1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13:44
夜泊湖甫山,绿杨护危堤。
迅雷将残雨,似猛竟复微。
晓月解风缆,熟睡初不知。
起来问宿处,千山翠相围。
霁峰有剩谒,旭溪无停辉。
远树芦外出,若与船争驰。
多情东林塔,寸步不相离。
後送欣已远,前迎复在兹。
不知塔意厚,为复船行迟。
谁能仆此塔,庶不淹吾归。
独感夜来雨,政作朝凉资。
我在湖甫山夜泊,绿杨树环绕着危险的堤岸。
雷声轰鸣,残雨即将停止,似乎猛烈却又稍显微弱。
清晨的月亮解开了风缆,我在睡梦中初不觉。
起床后询问宿处,四周千山翠绿相围。
雨过天晴,峰峦依旧拜访,朝阳的溪流涓涓不息。
远处的树木在芦苇之外显现,仿佛在与我的船争相驶出。
多情的东林塔,离我寸步不离。
后面送别的欢欣已远,前面却又迎来新的景致。
我不知道塔的情意深厚,为什么船行得如此缓慢。
谁能驱动这个塔,让我不再延误归程?
独自感叹昨夜的雨,恰好成为今天的凉爽之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石浦,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强调写景之美。
此诗创作于诗人夜泊湖甫山时,展现了他在美丽自然中的感受和思索,表达了对离别和归家的思念。
《宿湖甫山》描绘了诗人在湖甫山夜泊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诗的开头以“夜泊”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通过“绿杨护危堤”,展现了自然的保护与生命的脆弱。雷声和残雨的描绘,揭示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着生活中的波折。
随着“晓月解风缆”,诗人从梦中醒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清晨的希望。诗人问宿处,千山翠相围,体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后面几句通过描绘雨后晴空的美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多情东林塔”则引申出诗人与塔之间的情感联系,象征着思念与归宿的矛盾。最后,诗人感叹夜雨为早晨带来的凉爽,透出一种清新而又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时间的关系,以及对归家的渴望和思考。
诗人夜泊的地方是?
A. 湖甫山
B. 东林塔
C. 千山翠
诗中描绘的天气变化是什么?
A. 大雪
B. 雷雨
C. 晴天
“多情东林塔”中的“多情”指什么?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离别的思念
C. 对家乡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杨万里的作品更强调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