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3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2:15
野童撷菜疏移步,
客子追程有底忙。
茅屋破时偏入画,
布衫洗了晒枯桑。
乡间的小孩在悠闲地采摘野菜,
而外来的客人却匆忙赶路。
茅草屋破旧时恰好成为画中的一景,
洗过的布衫在阳光下晾晒,旁边是枯萎的桑树。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野望二首》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外界纷扰的反思。此时南宋社会动荡,诗人借乡间的宁静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野望二首》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纯朴,构建了一个鲜活的田园画面。首句“野童撷菜疏移步”,勾勒出乡间小孩在自由自在地采摘野菜的情景,暗示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自然的和谐美。而“客子追程有底忙”则形成鲜明对比,外来的旅人因生活的琐事而忙碌,体现出人们在社会压力下的无奈和焦虑。接着“茅屋破时偏入画”则通过描绘破旧的茅草屋,透露出一种乡村的朴素与真实,似乎在说尽管生活艰难,但这份简朴却也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最后一句“布衫洗了晒枯桑”则将日常生活细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人以宁静的视觉感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场景,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中“野童”指的是谁?
“客子追程有底忙”中的“底”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茅屋”主要用来描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