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1:5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1:53:23
暮春即事
作者:杨万里 〔宋代〕
花时追赏夜将朝,
花过痴眠日尽高。
又与山禽争口腹,
执竿挟弹守樱桃。
在花开的季节,我追逐着日落前的美景,
花儿盛开的时光,我在痴迷的睡梦中度过了白昼。
我又和山中的鸟儿争夺美味,
手持渔竿,夹着弹弓,守护着樱桃。
此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享受,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与动物的和谐共处。杨万里常常描写自然和生活,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杨万里(1195年-1265年),字廷秀,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及日常生活,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暮春时节,正是花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花的美丽和自己与自然的互动,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珍惜。
《暮春即事》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中描绘了春天的花开景象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前两句“花时追赏夜将朝,花过痴眠日尽高”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黄昏美景的向往与欣赏,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尤其是“花过痴眠日尽高”一句,展现了诗人沉浸在梦境中,错过了大好时光的惋惜。
后两句“又与山禽争口腹,执竿挟弹守樱桃”则转向现实,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生灵的互动,既有对美食的渴望,也有对生命的珍惜。诗人用“执竿挟弹”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是享受自然的馈赠,又要守护这份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体现了杨万里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珍惜,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诗词测试:
诗中“痴眠”指的是:
A. 沉迷于睡眠
B. 清醒的状态
C. 短暂的休息
答案:A
诗人用“执竿挟弹”来表现:
A. 与山禽争食
B. 享受春景
C. 狩猎的生活
答案:C
这首诗的主题是:
A. 对春天的怀念
B. 对生活的享受与珍惜
C. 对自然的批判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暮春即事》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