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0:03
春光放尽百花房,
开到林擒与海棠。
青却子城千树柳,
高枝犹有一梢黄。
春天的光辉已经消散,百花的盛开也结束了,
唯有林间的擒与海棠依然绽放。
青翠的柳树在城外成排成行,
而高高的树枝上仍然挂着一抹金黄。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春天的景象和植物的生长状态,均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宋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花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春望二首》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际,杨万里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开头两句以“春光”和“百花”引入,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氛围,且用“放尽”来强调春天的短暂与流逝。接着提到“林擒与海棠”,进一步细化春天的美景,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生机勃勃。后两句则转向对柳树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繁盛和生命的延续。同时“高枝犹有一梢黄”的意象不仅丰富了春景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春天的即将结束,蕴含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出生命的顽强与美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海棠”代表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美丽的花卉
C. 凋零的花朵
D. 秋天的象征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夏天的期待
C. 对冬天的感慨
D. 对秋天的回忆
“高枝犹有一梢黄”中的“一梢黄”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来临
C. 秋天的成熟
D. 冬天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