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孤山》

时间: 2025-04-26 03:33:29

诗句

两孤去百里,宛在中流半。

匪独形胜殊,气亦变昏旦。

天梯鬼斧开,庙火神鸦散。

昭昭云月辉,历历明星烂。

空水既澄鲜,浮光亦陵乱。

飘飖御泠风,恍惚度银汉。

未有归与情,空深逝者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29

原文展示:

大孤山 朱彝尊 〔清代〕

两孤去百里,宛在中流半。 匪独形胜殊,气亦变昏旦。 天梯鬼斧开,庙火神鸦散。 昭昭云月辉,历历明星烂。 空水既澄鲜,浮光亦陵乱。 飘飖御泠风,恍惚度银汉。 未有归与情,空深逝者叹。

白话文翻译:

两座孤山相距百里,宛如在中流之中。 不仅地貌独特,气象也变幻无常。 天梯如鬼斧神工开辟,庙火中神鸦四散。 明亮的云月辉映,清晰的星辰闪烁。 天空与水面都清澈鲜明,浮光也变得凌乱。 飘摇中驾驭着冷风,恍惚间穿越银河。 没有归来的情感,只有深深的逝者叹息。

注释:

  • 两孤:指两座孤立的山峰。
  • 中流半:形容山峰位于水流中央。
  • 匪独:不仅。
  • 形胜:地貌的优美。
  • 气亦变昏旦:气象也随着时间变化。
  • 天梯:形容山峰陡峭如梯。
  • 鬼斧:形容自然景观的奇特,非人力所能及。
  • 庙火:庙宇中的火光。
  • 神鸦:传说中的神鸟。
  • 昭昭:明亮的样子。
  • 历历:清晰可见。
  • 空水:天空与水面。
  • 澄鲜:清澈鲜明。
  • 浮光:水面上的光影。
  • 陵乱:凌乱,不规则。
  • 飘飖:飘摇不定。
  • 泠风:冷风。
  • 恍惚:模糊不清。
  • 银汉:银河。
  • 未有归与情:没有归来的情感。
  • 空深逝者叹:只有深深的逝者叹息。

诗词背景: 朱彝尊是清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大孤山》一诗描绘了两座孤立山峰的壮丽景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孤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峰的独特地貌和变幻的气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中“天梯鬼斧开”等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陡峭和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昭昭云月辉,历历明星烂”则通过对明亮云月和清晰星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两句“未有归与情,空深逝者叹”,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使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两孤去百里,宛在中流半”:描绘了两座孤立山峰的远景,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孤立和壮观。
    • “匪独形胜殊,气亦变昏旦”:不仅地貌独特,气象也随着时间变化,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
    • “天梯鬼斧开,庙火神鸦散”: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陡峭和自然的鬼斧神工。
    • “昭昭云月辉,历历明星烂”:通过对明亮云月和清晰星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空水既澄鲜,浮光亦陵乱”:描绘了天空与水面的清澈鲜明,以及水面光影的凌乱。
    • “飘飖御泠风,恍惚度银汉”:通过飘摇的冷风和恍惚的银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 “未有归与情,空深逝者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梯鬼斧开”,将山峰的陡峭比作鬼斧神工。
    • 夸张:如“昭昭云月辉,历历明星烂”,夸张地描绘了云月和星辰的明亮。
    • 对仗:如“空水既澄鲜,浮光亦陵乱”,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大孤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天梯:形容山峰陡峭如梯。
    • 鬼斧:形容自然景观的奇特,非人力所能及。
    • 庙火:庙宇中的火光。
    • 神鸦:传说中的神鸟。
    • 昭昭:明亮的样子。
    • 历历:清晰可见。
    • 银汉:银河。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梯鬼斧开”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峰的陡峭 B. 庙宇的火光 C. 神鸦的飞翔 D. 星辰的明亮
    2. 诗中“昭昭云月辉,历历明星烂”描绘的是什么? A. 山峰的陡峭 B. 庙宇的火光 C. 神鸦的飞翔 D. 云月和星辰的明亮
    3. 诗中“未有归与情,空深逝者叹”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叹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庙宇的敬仰 D. 对神鸦的喜爱

    答案: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以山峰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大孤山》与杜甫的《望岳》:两者都以山峰为题材,但朱彝尊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众多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对古代山水诗进行了系统的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其四 临江仙 临江仙 其一 寄费子,和张维信 临江仙 饮罢归来得病自嘲 临江仙 临江仙·鲁观书云方在候 临江仙·躲雨一线天 临江仙 临江仙·寂寂珠帘春去也 临江仙·忆诗酒琴棋消永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滴露研朱 包含皓的成语 折文旁的字 前功尽废 夷寇 父字头的字 不甘示弱 岩岫 枯耗 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敲膏吸髓 条晰 掘井及泉 而字旁的字 玩岁愒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