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3:49
斋中读书 其五 朱彝尊 〔清代〕
孔门善说诗,子云商起予。 流传大小毛,授受大小序。 纵有齐鲁韩,见之色斯阻。 夹漈一后生,攻以烈火炬。 先儒误听信,凿枘生龃鼯。 微言忽中绝,大义不复举。 闻人左丘明,著书秦相吕。 其言虽近诬,其事颇足取。 国侨赋褰裳,晋为退师旅。 木瓜美齐桓,情岂系男女。 诗教厚人伦,诲淫何独许。 可怪上蔡师,为力亦太钜。 芟弃郑卫篇,窜改雅颂所。 谁为辨异同,复遵笺传语。
孔子门下善于解说《诗经》,子云商启发了我的思考。 流传下来的《毛诗》有大小之分,传授和接受都有序可循。 即使有齐鲁韩等地的学者,见到这些解说也会感到困惑。 夹漈的一个后生,用烈火炬攻击这些解说。 先儒们误听误信,导致解说与原文不符。 微妙的言辞突然中断,大义不再被提及。 传闻左丘明著书,秦相吕不韦也参与其中。 虽然这些言论近似诬蔑,但事情本身颇值得关注。 国侨赋诗《褰裳》,晋国因此退兵。 《木瓜》赞美齐桓公,情感岂能仅限于男女之间。 《诗经》教导人们重视人伦,怎能独许诲淫之说。 可怪的是上蔡的师傅,用力也太过巨大。 抛弃郑卫篇,窜改雅颂的内容。 谁来辨别异同,重新遵循笺传的解说。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学者。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朱彝尊在斋中读书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诗经》解说的思考和批判。朱彝尊对传统的《诗经》解说持批判态度,认为先儒的解说存在误听误信的问题,导致微言大义中断,他呼吁重新审视和辨别《诗经》的真正含义。
这首诗通过对《诗经》解说的批判,展现了朱彝尊对传统学术的深刻反思。他指出先儒的解说存在误听误信的问题,导致微言大义中断,呼吁重新审视和辨别《诗经》的真正含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夹漈一后生,攻以烈火炬”形象地描绘了年轻学者对传统解说的批判,而“微言忽中绝,大义不复举”则深刻表达了微言大义中断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朱彝尊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诗经》解说的批判和反思,呼吁重新审视和辨别《诗经》的真正含义。朱彝尊认为先儒的解说存在误听误信的问题,导致微言大义中断,他希望通过重新审视和辨别,恢复《诗经》的真正含义。
意象词汇:
意象分析:
诗词测试:
朱彝尊在诗中提到的“夹漈一后生”是指什么? A. 一位年轻学者 B. 一位老学者 C. 一位官员 D. 一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微言忽中绝,大义不复举”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微言大义中断 B. 微言大义继续 C. 微言大义被遗忘 D. 微言大义被重视
朱彝尊在诗中呼吁什么? A. 重新审视和辨别《诗经》的真正含义 B. 放弃《诗经》的研究 C. 继续遵循先儒的解说 D. 抛弃《诗经》的研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