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07:37
原文展示:
斋中读书 其一 朱彝尊 〔清代〕
周官掌三易,以通天下志。 卦名或不齐,旅占本一致。 岂有先后天,离异方位。 斯言伪且坚,足以乱神智。 演为方圆图,申以河洛义。 仪象卦已陈,相错六十四。 图中迭相生,十六三十二。 请问安乐翁,正名名焉寄。
白话文翻译:
周朝的官员掌握着三种易经,用以通晓天下人的心志。 卦名或许不同,但占卜的本质是一致的。 难道有先天的和后天的,方位上有所分离? 这种说法既虚假又坚定,足以扰乱人的心智。 将这些演化为方圆图,再结合河洛的义理。 仪器和象数已经陈列,相互交错的卦有六十四种。 图中不断相互生成,从十六到三十二。 请问安乐翁,正确的名称寄托在哪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清代词人、学者。其词以姜夔为宗,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朱彝尊对易经的研究和理解,表达了他对易经中卦象和占卜的看法,以及对易经理论的深入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易经的探讨,展现了朱彝尊深厚的学识和对易经的独到见解。诗中,“周官掌三易,以通天下志”一句,表明了易经在古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接着,诗人通过对卦名、占卜、先后天等概念的讨论,表达了对易经理论的深入思考。最后,诗人以“请问安乐翁,正名名焉寄”作结,提出了对易经正名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学术问题的严谨态度和求真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易经的深入探讨和理解,表达了诗人对易经中卦象和占卜的看法,以及对易经理论的深入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易”是指哪三种易经? A. 《连山》、《归藏》、《周易》 B. 《周易》、《易传》、《易纬》 C. 《易经》、《易传》、《易纬》 D. 《连山》、《归藏》、《易纬》
诗中的“安乐翁”指的是谁? A. 朱彝尊自己 B. 其他智者 C. 周朝的官员 D. 易经的作者
诗中提到的“方圆图”是指什么? A. 易经中的图式 B. 河图洛书 C. 八卦图 D. 六十四卦图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