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2:50
蒙古土风杂咏十二首 其四 革囊
纫革为囊号库奴,
精粗器用此中俱。
岂须锦缘还丝绾,
无过茶铛及饭盂。
诗句清新记耶律,
辩言诙谑幸侏儒。
经翻四十二章过,
乍可因之悟幻躯。
这首诗的主题是用皮革制作的囊袋,称为“库奴”。在这个囊袋里,无论是精致的还是粗糙的器物都可以容纳。其实不需要用锦缎和丝线来装饰,简单的茶壶和饭碗就足够了。诗句清新,让人想起耶律氏的风采,机智而幽默的言辞令人愉悦。经过四十二章的翻译,偶尔可以由此领悟到人生的虚幻。
弘历,字显之,号德馨,清代的皇帝,年号乾隆。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擅长诗词,广泛收集古代文献,注重文治。弘历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清新的雅致。
《蒙古土风杂咏》是弘历在对蒙古文化的探索与描绘中所作,体现了他对草原文化的敬重与思考。诗中涉及的生活用品,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革囊”为起点,展现了蒙古民族的实用主义精神。开篇的“纫革为囊号库奴”直接引入主题,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实用。诗人反对华丽的装饰,认为“岂须锦缘还丝绾”,通过对比显示出简朴的美。诗中提到的“茶铛及饭盂”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具,强调了生活的真实与朴素。
随后,诗人提到耶律,似乎在借用历史人物来表达对智慧与机智的赞美。“辩言诙谑幸侏儒”一句,传达出一种幽默感,可能暗示了生活中小人物的智慧与风趣。最后几句“经翻四十二章过,乍可因之悟幻躯”,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明经过一番学习与思考后,才得以领悟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却蕴含深邃的哲理,侧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蒙古土风的独特魅力。
诗歌通过对简单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强调了生活的真实与智慧,传达了一种对草原文化的深厚理解与尊重。
诗中提到的“库奴”是什么?
诗人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