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斋中读书 其四》

时间: 2025-05-04 19:15:24

诗句

九畴一五行,《洪范》义先具。

伯鲧一汩陈,维帝乃震怒。

启贤能继禹,天罚行有扈。

桑门易地风,其说本舛互。

奈何洛下儒,侮圣不知惧。

用三革其二,变一成百牾。

既与《洪范》殊,宁免彝伦斁。

百世而可欺,君子亦有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15:24

原文展示:

九畴一五行,洪范义先具。伯鲧一汩陈,维帝乃震怒。启贤能继禹,天罚行有扈。桑门易地风,其说本舛互。奈何洛下儒,侮圣不知惧。用三革其二,变一成百牾。既与洪范殊,宁免彝伦斁。百世而可欺,君子亦有恶。

白话文翻译:

九畴之中五行为首,洪范的意义首先具备。伯鲧一味陈述,使得天帝震怒。启贤能够继承禹的遗志,天罚施行于有扈。桑门易地之风,其说法本就相互矛盾。为何洛下的儒生,侮辱圣人却不自知畏惧。用三革其二,变一成百牾。既然与洪范不同,怎能避免彝伦的败坏。即使百世之后仍可欺骗,君子也有所厌恶。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畴:古代传说中的九种治理国家的方法。
  • 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代哲学中的五种基本元素。
  • 洪范:古代的一种政治理论,主张以道德治理国家。
  • 伯鲧: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因治水失败被杀。
  • 汩陈:一味陈述,不加选择。
  • 启贤:指启,禹的儿子,继承禹的遗志。
  • 有扈:古代部落名,曾被禹征伐。
  • 桑门:指佛教。
  • 舛互:相互矛盾。
  • 洛下儒:指洛阳的儒生。
  • 彝伦:常理,常道。

典故解析:

  • 伯鲧一汩陈:指伯鲧在治水时一味陈述自己的方法,未能得到天帝的认可,最终导致天帝震怒。
  • 启贤能继禹:指启继承了禹的遗志,继续治理国家。
  • 天罚行有扈:指禹对有扈部落的征伐,被视为天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该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政治理论和儒家思想的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儒家思想受到挑战,佛教等其他宗教思想逐渐流行。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维护,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政治理论和儒家思想的回顾,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维护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作者通过对伯鲧、启贤等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古代政治的复杂性和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桑门易地风和洛下儒的批判,揭示了当时社会思想的混乱和儒家思想的衰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坚守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畴一五行,洪范义先具:开篇点明五行在九畴中的重要性,洪范的意义首先具备。
  • 伯鲧一汩陈,维帝乃震怒:伯鲧一味陈述,使得天帝震怒,暗示其治水失败的原因。
  • 启贤能继禹,天罚行有扈:启贤能够继承禹的遗志,天罚施行于有扈,展现了对启的赞扬。
  • 桑门易地风,其说本舛互:桑门易地之风,其说法本就相互矛盾,批判佛教思想的混乱。
  • 奈何洛下儒,侮圣不知惧:为何洛下的儒生,侮辱圣人却不自知畏惧,批判当时儒生的无知和无畏。
  • 用三革其二,变一成百牾:用三革其二,变一成百牾,形容社会变革的混乱。
  • 既与洪范殊,宁免彝伦斁:既然与洪范不同,怎能避免彝伦的败坏,表达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 百世而可欺,君子亦有恶:即使百世之后仍可欺骗,君子也有所厌恶,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九畴一五行”,将五行比作九畴中的首要元素。
  • 拟人:如“维帝乃震怒”,将天帝拟人化,表达其愤怒。
  • 对仗:如“用三革其二,变一成百牾”,通过对仗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政治理论和儒家思想的回顾,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维护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作者通过对伯鲧、启贤等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古代政治的复杂性和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桑门易地风和洛下儒的批判,揭示了当时社会思想的混乱和儒家思想的衰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坚守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畴:象征古代治理国家的方法。
  • 五行:象征古代哲学中的五种基本元素。
  • 洪范:象征古代的政治理论。
  • 伯鲧:象征治水英雄。
  • 启贤:象征继承遗志的贤人。
  • 有扈:象征被征伐的部落。
  • 桑门:象征佛教。
  • 洛下儒:象征当时的儒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畴”是指什么? A. 古代传说中的九种治理国家的方法 B. 古代的九种礼仪 C. 古代的九种文学体裁 答案:A

  2. 诗中的“伯鲧”是指谁? A. 古代的治水英雄 B. 古代的文学家 C. 古代的政治家 答案:A

  3. 诗中的“启贤”是指谁? A. 禹的儿子 B. 伯鲧的儿子 C. 有扈的领袖 答案:A

  4. 诗中的“桑门”是指什么? A. 佛教 B. 道教 C. 儒家 答案:A

  5. 诗中的“洛下儒”是指什么? A. 洛阳的儒生 B. 洛水的儒生 C. 洛神的儒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彝尊的其他诗作,如《秋日登吴山》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其他清代诗人的作品,如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斋中读书》与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对比,前者注重对传统价值的维护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后者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全部诗作,可以全面了解其诗歌创作。
  • 《清代诗歌选》:收录了清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 《中国古代政治理论》: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论,有助于理解诗中的政治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庚申元日口号 前有樽酒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杂感 表侄江垧种竹名筠坡来求诗 蜗舍 渔扉 题旅舍壁二首 其一 湖塘晚眺 病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元历 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追省 旗布星峙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百里之任 打赌赛 课外 七相五公 沮索 饿虎逢羊 鼎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惊愕失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