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铁枪歌》

时间: 2025-04-24 06:20:54

诗句

铁枪归,铁枪归兮人不归。

枪本经历手中物,用以杀贼如点笔。

关索岭云接烽烟,狆苗蚁集盈万千。

死守粮台誓报国,挺枪一呼率众先。

相距七昼夜,杀伤互枕藉。

力尽无援兵,慷慨气不下。

回顾残卒有几人,木石又戕我同寅。

可怜孑立难转斗,掷枪付仆甘殒身。

仆负此枪报大府,悬赏求尸幸未腐。

僵卧山坳深堑中,尚握空拳髯奋怒。

寂寞城南武侯祠,一棺谁奠酒一卮。

谁何记室今安之,有子间关冒锋镝。

见枪大恸几欲绝,八千里路枪同挈。

六月归舟抵汉塘,铁枪红缨风飘扬。

呜呼!

柩归枪亦归,枪归谁云人不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20:54

铁枪歌

原文展示:

铁枪归,铁枪归兮人不归。枪本经历手中物,用以杀贼如点笔。关索岭云接烽烟,狆苗蚁集盈万千。死守粮台誓报国,挺枪一呼率众先。相距七昼夜,杀伤互枕藉。力尽无援兵,慷慨气不下。回顾残卒有几人,木石又戕我同寅。可怜孑立难转斗,掷枪付仆甘殒身。仆负此枪报大府,悬赏求尸幸未腐。僵卧山坳深堑中,尚握空拳髯奋怒。寂寞城南武侯祠,一棺谁奠酒一卮。谁何记室今安之,有子间关冒锋镝。见枪大恸几欲绝,八千里路枪同挈。六月归舟抵汉塘,铁枪红缨风飘扬。呜呼!柩归枪亦归,枪归谁云人不归。

白话文翻译:

铁枪归来了,铁枪归来了,可是人却不再归来。枪本是手中之物,用来杀敌如同写字一般。关索岭的云雾连接着战火,敌我双方如蚂蚁般聚集。我们誓死守卫粮台,挺枪一声号召就能引领众人。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尸体互相堆叠。力量已竭,无人再支援,慷慨的气概也难以维持。回望残存的士兵还有几人,木石也伤害了我的同伴。可怜我独自一人难以转动战斗,宁愿扔掉枪支,甘愿殉身。为了报效国家,我背负着这支枪,悬赏求尸可幸未腐烂。尸体躺卧在山坳深渊中,仍握着空拳愤怒不已。寂寞的城南武侯祠,谁能为我奠酒一杯?谁记得如今的安宁,子孙却在危难中冒着箭锋。见到枪便悲痛欲绝,八千里的路上枪随身携带。六月归舟抵达汉塘,铁枪红缨在风中飘扬。唉!棺材归来枪也归,枪归谁云人不归。

注释:

  • 铁枪:指士兵的武器,象征战争中的忠诚与英勇。
  • 经历:指经过的、曾经使用的。
  • 杀贼:指抵抗敌人、保卫国家。
  • 关索岭:可能是指某个历史战场或地理名胜。
  • 粮台:指储存粮食的地方,象征后方支持。
  • 悬赏求尸:指为寻找战亡者的遗体而悬赏。
  • 武侯祠:为纪念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堂,象征忠臣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正基,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战乱中的士兵心态及对国家的忠诚。

创作背景:

《铁枪歌》写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对战斗和牺牲的描述,表达了士兵们的忠诚、勇敢与悲壮。作品反映了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情感共鸣。

诗歌鉴赏:

《铁枪歌》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和悲壮情感的作品,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战斗的无畏与对牺牲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便设下了强烈的对比,铁枪归而人不归,既表达了士兵归来的武器,却失去了为之战斗的人,突显了战争的残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战斗中的艰辛与荣耀,以及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诗中涉及的历史场景与战斗情景,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历史厚重感。诗人的慷慨激昂之情,通过对铁枪的描写,传达了对武器与士兵的情感依赖。最后的“枪归谁云人不归”,更是将整个诗意推向高潮,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歌在情感上激荡人心,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枪归,铁枪归兮人不归。”:强调铁枪的归来与人无法归来之间的对比,暗示战争带来的损失。
  • “枪本经历手中物,用以杀贼如点笔。”:枪是士兵的工具,用来对抗敌人,形象地比喻为写字。
  • “关索岭云接烽烟,狆苗蚁集盈万千。”:描绘战场的紧张气氛,敌我双方如蚂蚁般聚集,形象生动。
  • “死守粮台誓报国,挺枪一呼率众先。”:表现士兵的决心与勇气,愿意为国捐躯。
  • “力尽无援兵,慷慨气不下。”:士兵们的孤立无援与不屈的精神。
  • “回顾残卒有几人,木石又戕我同寅。”:回首战斗的惨烈,生死之交如木石般无情。
  • “掷枪付仆甘殒身。”:宁愿放弃武器,甘愿为了理想牺牲。
  • “寂寞城南武侯祠,一棺谁奠酒一卮。”:对过往英雄的追思与对现状的无奈。
  • “见枪大恸几欲绝。”:对枪的依恋与悲痛,象征着士兵的宿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用以杀贼如点笔”,将杀敌比作写字,突出枪的作用。
  • 对仗:如“枪归谁云人不归”,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拟人:如“尚握空拳髯奋怒”,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国家的忠诚。诗人通过对战斗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士兵的无畏与牺牲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同伴的惋惜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深刻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枪:象征战争、忠诚与英勇。
  • 粮台:象征支撑国家的后方力量。
  • 武侯祠:象征英雄与历史的追忆。
  • 空拳:象征无助与悲愤。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铁枪的意象不仅代表了士兵的武器,更是对信仰与理想的执着追求。粮台与武侯祠的意象则引发人们对英雄与牺牲的思考,深刻反映出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铁枪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胡正基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武侯祠”是为了纪念谁?

    • A. 曹操
    • B. 诸葛亮
    • C. 刘备
  3. “枪归谁云人不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胜利的期待
    • B. 对牺牲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同样反映了战争与离别的主题。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表现边塞生活与战斗的豪情。

诗词对比:

  • 《铁枪歌》与《出塞》:两首诗都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与士兵的勇敢,但《铁枪歌》更侧重于个体的悲壮与牺牲,而《出塞》则更多描写边塞的壮丽与英雄情怀。

参考资料:

  • 胡正基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战争与诗歌的关系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登明行寺后楼 辞顯禅师题壁 和夏选部齐宿韵四首 其三 和夏选部齐宿韵四首 其二 和夏选部齐宿韵四首 其一 无题 其四 无题 其三 无题 其二 和夏选部齐宿韵(四首) 谒孝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励世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董理 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秽的成语 意出言外 提土旁的字 左券之操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鼎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不丰不俭 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隹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清旷超俗 川字旁的字 龙肝凤胆 动辄得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