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8:47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在重阳节这个秋天的节日里,我得以登上临渭亭。
金色的秋风吹拂着菊花的花蕊,玉露滴落在萸树的枝头。
我在高处远眺,能够看到八方的景象,天上的星辰也尽在眼前。
即将临近深渊,我在高处又怎能忘记身处的危险呢?
韦安石(约公元709年—约公元785年),字子华,号渭阳,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咏物诗。其作品往往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应制前往临渭亭登高,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重阳节有登高避灾的传统,诗中既有节日的喜庆,也蕴含着人生的警示。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以“重九开秋节”引入,给人一种时节变换的感觉。金风与玉露的描写,不仅营造了秋天的气氛,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诗人在高处观景,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自我心境的反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句中,诗人展现了开阔的视野与高远的志向,表现了对宇宙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而“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则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在取得一定高度、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能忘记身边潜在的危险和挑战。这种对比不仅使诗歌意境深远,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描绘秋天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人生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这首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表达了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仍需警惕潜在的危险,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赞美。
重阳节通常在农历哪一天?
诗中提到的金风主要描述了什么季节?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