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3:3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3:39:16
《一剪梅 其一 春怨》
作者:董元恺 〔清代〕
空闺无奈日长时。
朝也迟迟。暮也迟迟。
春心百尺绕游丝。
草也丝丝。柳也丝丝。
天遣多情不自持。
嗔也谁知。喜也谁知。
一回踪迹几回思。
坐也堪思。立也堪思。
在空荡的闺房里,日子漫长而无奈。
早晨和傍晚都显得格外迟缓。
心中对春天的思念如同缠绕的游丝,
草儿轻轻摇曳,柳条也轻轻拂动。
上天安排了多情的我,却无法自控。
怨恨的时候又有谁能理解?欢喜的时候又有谁能知晓?
每一次回忆起往昔的踪迹,思念的次数又有多少。
坐着也能想起,站着也能想起。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抒情风格而闻名,作品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一剪梅 其一 春怨》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及内心的孤独。
《一剪梅 其一 春怨》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空闺的描写,揭示了孤独与思念的双重主题。诗的开头“空闺无奈日长时”,便以一种无奈的情绪引入,表现了主人公在漫长的日子里对爱的渴望。接下来的“朝也迟迟,暮也迟迟”,则通过时间的延续感,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独感。
诗中“春心百尺绕游丝”,以游丝比喻思念的情感,形象而生动,展示了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草与柳的描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这些自然景象却与主人公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感。
后文中“天遣多情不自持”一语,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尽管内心充满情感,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接下来的“嗔也谁知,喜也谁知”,则将个人的情感孤独推向更深层次,质疑谁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反复的对比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最终回到了“坐也堪思,立也堪思”,使得整首词在情感的抒发上达到高潮,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念与对爱情渴求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对春天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空闺”象征什么?
“春心百尺绕游丝”中,“游丝”比喻了什么?
诗中“嗔也谁知,喜也谁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