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3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31:10
水龙吟 舟中望阕
作者: 汪洋 〔当代〕
伏城暗雨飞来,柔条竞向风前折。
轻烟漾瓦,江船抛浪,星萍执别。
锈染危栏,孤灯罩我,冷愁如铁。
梦拿云千里,醒时还见,明镜里馀萧瑟。
不信壮怀空设。怕衿前洞箫吹裂。
苍山一壁,断云千缕,秋声呜咽。
见说青衫,依然江海,鬓毛偷雪。
望高城迭阁,市喧如昼,有光明灭。
在伏城,阴沉的雨飞扬而来,柔软的柳条争先恐后地在风中折叠。
轻烟在屋顶上荡漾,江船在波浪中摇摆,星星的浮萍在水面上依依惜别。
锈色的栏杆染上雨水,孤灯在我身边闪烁,冷冷的愁思如同铁一样沉重。
在梦中千里之外的云彩如同触手可及,醒来时在明镜中依然看见那萧瑟的景象。
不相信壮志豪情是虚构的,害怕衿前的洞箫声会将我的心撕裂。
苍山如一面高墙,断裂的云缕在空中飘荡,秋天的声音在低声呜咽。
听说那青衫依旧在江海之间,鬓发却悄然生了白雪。
远望高耸的城楼,市集的喧嚣如同白昼,有光明却又似乎在瞬间熄灭。
作者介绍:
汪洋,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后半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他的诗歌语言细腻,善于运用传统意象与现代情感结合。
创作背景:
《水龙吟 舟中望阕》创作于当代,表现了诗人在舟中孤独的思考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反映了当代人对生活的迷茫与对理想的追求。
汪洋的《水龙吟 舟中望阕》是一首兼具传统与现代韵味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沉思。开篇“伏城暗雨飞来,柔条竞向风前折”描绘了一个阴沉的雨天,透出一种孤寂与无助的氛围。诗人用“轻烟漾瓦,江船抛浪,星萍执别”将读者带入一个动静结合的意境中,水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离别的故事。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中“冷愁如铁”一语,更是将内心的沉重与无奈直白地表达出来。此时,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愈发明显,梦中千里之外的景象与醒时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在“苍山一壁,断云千缕,秋声呜咽”中,苍凉的山景与秋天的声音都在暗示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惘,充分展现了现代人在面对生活的复杂性时的无奈与坚韧。诗的最后,诗人展现了对青衫的思念与岁月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冷愁如铁”是比喻,通过对比使情感更加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渴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建出一个充满情感的画面,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伏城暗雨飞来”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冷愁如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见说青衫,依然江海”中“青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洋的《水龙吟》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虽然都是描写自然与人情的诗,但汪洋更多地表现出孤独与愁苦的情感,而苏轼则是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