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6:3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6:30:56
龙祠箫鼓黄昏,看看又上珠潭月。
碧云桑路,双鸠似悔,那回轻别。
著甚乾忙,牧童懒向,夕阳吹笛。
叹年光暗里,嫩晴瞒住,已催近梅天节。
江影才堪一尺。候春潮杳无消息。
野桥急溜,遮头破伞,画中空忆。
花尽都拚,千红并命,求他绿活。
便将他活绿,减公两鬓,一丝丝白。
黄昏时分,龙祠的箫声和鼓声响起,月光照耀着珠潭。碧蓝的云彩下,桑树小路上,双鸳鸯似乎在后悔上次的轻别。为什么要如此忙碌,牧童懒惰地不去赶牛,夕阳下他在吹笛。我叹息流逝的年光在黑暗中,嫩晴的天气掩盖了即将到来的梅天。江面的影子才刚刚一尺深,春潮的消息却杳无踪迹。野桥上的水流湍急,破伞遮住了头,空留往事的回忆。花儿凋尽,万红共命,希望能再活一次。就让它活得再绿,减去我鬓角间的白发,留一丝丝黑色。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具有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思考交织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水龙吟 榕城望雨词二首,和家大人 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思索,展现出浓厚的乡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龙祠箫鼓”、“珠潭月”等,营造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诗人用双鸳鸯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眷恋与离别的惆怅,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叹息“年光暗里”,表现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希望能够留住青春的渴望,展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珍惜。诗歌在意境上升华,展现了人生如花般的短暂与美丽,令人感慨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祠”指什么?
A. 一种动物
B. 祭龙的庙宇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卉
诗中“千红并命”意指什么?
A. 花的生命脆弱
B. 祝福与美好
C. 生命的连结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