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0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09:57
逢人但说逃禅晋,
句里风烟带九秋。
七字铿锵快先睹,
梦魂竟下荻花洲。
遇到人时,只说我逃避了禅宗的晋代风格,
诗句中渗透着秋天的烟雾与景色。
七个字的诗句铿锵有力,让我先行感受,
梦中我的灵魂竟然漂流到了荻花洲。
李弥逊,宋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借景抒情,其作品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李弥逊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在文人的圈子中享有声誉。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个性与自然,尝试从繁复的禅宗思想中寻求一种轻松、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体现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李弥逊的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开篇的“逢人但说逃禅晋”,便直接引出一个主题——对当时流行文化的避让,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抗拒与不安。接下来的“句里风烟带九秋”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氛围,生动的景象仿佛立刻浮现在眼前,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七字铿锵快先睹”表现了李弥逊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七字的诗句在这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限制,更是情感的凝练与升华。而最后一句“梦魂竟下荻花洲”则点明了诗人的梦想与理想之地,荻花洲象征着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李弥逊那种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李弥逊对禅宗文化的抵触,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他在社会风气变迁中的个性思考。诗中不仅有对秋天的感叹,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李弥逊在诗中提到“逃禅晋”,他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态度是:
A. 喜欢
B. 抵触
C. 无所谓
D. 赞美
“七字铿锵”指的是:
A. 诗的节奏感
B. 诗的内容
C. 诗的主题
D. 诗的历史
“梦魂竟下荻花洲”中的荻花洲象征的是: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归宿
C. 禅宗文化
D. 春天的景象
李弥逊与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李弥逊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常常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的沉重。两者在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对比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