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37:46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作者: 李弥逊
十二楼台白玉成,云车翻日上觚棱。
太平何许同民乐,天阙双龙护一灯。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的景象,十二座楼台宛如白玉建成,云彩在阳光下翻滚,映照着高耸的觚棱。太平盛世在哪里,百姓何以乐享其乐?天上的神龙双双守护着一盏明灯,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希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精湛的诗艺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早春时节,正值国家繁荣之际,诗人借初春的美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百姓幸福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春的景象,展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希望。开篇以“十二楼台白玉成”展现了宏伟壮丽的建筑,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富有朝气的景象。接着“云车翻日上觚棱”,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云彩,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希望。
接下来的“太平何许同民乐”,则转而引入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提出了对太平盛世和百姓幸福的追问,渗透出一种深深的关怀和思考。最后一句“天阙双龙护一灯”,以龙的形象象征国家的安宁与光明,暗示着在强大的守护下,国家会走向繁荣昌盛。
整首诗情感深邃,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出作者高尚的情操和深刻的历史意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安宁的期盼,对百姓幸福生活的殷切关怀,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十二楼台”象征什么?
“太平何许同民乐”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天阙双龙护一灯”中的双龙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但更强调了个人的情感与壮志,而李弥逊的作品则更加关注于社会的安定和民众的安乐。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