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表弟陈莱寿》

时间: 2025-05-20 05:55:14

诗句

尔自髫𩬔年,期已领鹗荐。

两浙多贤豪,论交皆北面。

徊翔踰几春,尚未输夙愿。

匪无才与猷,良乏明时眷。

力田逢少年,处囊陡尔见。

事绩炳寰区,声华流海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5:55:14

原文展示

赠表弟陈莱寿
赵友直〔宋代〕

尔自髫年,期已领鹗荐。
两浙多贤豪,论交皆北面。
徊翔踰几春,尚未输夙愿。
匪无才与猷,良乏明时眷。
力田逢少年,处囊陡尔见。
事绩炳寰区,声华流海甸。

白话文翻译

你自幼年时,便已经获得了推荐。
两浙地区有许多英才,交往时都以北方人自居。
经过几春的翱翔,仍然未能实现早年的愿望。
并不是没有才华与谋略,只是缺乏明主的青睐。
在年轻时力耕田地,财富在你的囊中自会显现。
你的业绩将光辉照耀四方,声名将在海滨传扬。

注释

  • 髫年:指幼年时期。
  • 鹗荐:这里指的是获得推荐或提拔,鹗是一种鸟类,古代常用作比喻。
  • 两浙:指浙江和浙东地区,古代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
  • 北面:形容北方人地位高贵,表示对北方人的尊重。
  • 徊翔:徘徊翱翔,形容游历或追求理想的状态。
  • 夙愿:早已许下的愿望。
  • 匪无:并非没有。
  • 才与猷:才华与谋略。
  • 明时:明主或明智的时局。
  • 力田:勤劳耕作,指务农。
  • 事绩:事业的成就。
  • :光辉、显耀。
  • 寰区:四方世界。
  • 声华:声誉与华丽。

典故解析

  • 鹗荐:古代文人往往通过名声和推荐获得仕途,鹗是一种象征成功的鸟。
  • 北面:古代文人常对北方的士人以敬仰之心,表明对北方文化的崇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友直,宋代诗人,生活在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后辈的寄托为主,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赠表弟陈莱寿》是赵友直赠给表弟的诗作,反映了对表弟前途的期望和对年轻人努力奋斗的鼓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求有关,展现了诗人对表弟的关心与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年轻人的鼓励与期望,表达了诗人对表弟未来的美好祝愿。从开头的“尔自髫年”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表弟的成长过程有着深刻的关注与期望。接下来的“期已领鹗荐”则表现出对表弟才华的认可。诗中提到“两浙多贤豪”,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英才辈出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表弟在此环境中奋发向上的激励。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深情,诗人感叹经过几春的努力仍未能实现夙愿,显示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间落差的无奈。尽管如此,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反而鼓励表弟继续努力,指出“力田逢少年”意味着只要努力,就会收获成功。整首诗在鼓励与期望中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情感,激励年轻人追求理想,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尔自髫年,期已领鹗荐。
    • 你在幼年时,就已经得到了推荐。
  2. 两浙多贤豪,论交皆北面。
    • 两浙地区有许多英才,交往时都以北方人自居,表现出一种对北方士人的尊重。
  3. 徊翔踰几春,尚未输夙愿。
    • 经过几年的游历,仍未能实现早年的愿望,表现出一种对理想未达的惋惜。
  4. 匪无才与猷,良乏明时眷。
    • 并不是缺乏才华与谋略,而是缺少明主的青睐。
  5. 力田逢少年,处囊陡尔见。
    • 在年轻时努力耕作,财富自会在你的囊中显现。
  6. 事绩炳寰区,声华流海甸。
    • 你的业绩将光辉照耀四方,声名将在海滨传扬。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例如“力田逢少年,处囊陡尔见”,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 比喻:将“鹗荐”比喻为成功的象征,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鼓励年轻人追求理想与奋斗,虽然现实可能会有挫折,但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髫年:象征青春与希望。
  • 鹗荐:象征成功的推荐。
  • 两浙:象征文化与才华的汇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鹗荐”是什么意思?

    • A. 失落
    • B. 推荐
    • C. 旅行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鼓励年轻人追求理想
    • C. 反映社会现实
  3. “力田逢少年”中的“力田”是指什么?

    • A. 努力工作
    • B. 努力学习
    • C. 努力交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期望与祝福,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杜甫的《登高》则反映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虽主题不同,却同样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 寿林子有 八声甘州 五月十七日 八声甘州·山荷邮词见怀,感而和之,即寄闺人 八声甘州·辛酉春季,孤屿文丞相祠祀事礼成,集慎社同人澄鲜阁禊饮 八声甘州 药农兄移新居,易号了翁,来书坚剪烛之约,用玉田韵赋寄 八声甘州 丙子九日遐庵湖帆子青伯明诸君约登高灵岩山,且写图记胜,为和梦窗韵题识之 八声甘州 其二 八声甘州 由大同陟武州,至云岗寺 八声甘州(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 八声甘州 寒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忳忳 乚字旁的字 横看 同字框的字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欠事 麻痺不仁 积草囤粮 下不了台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血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云游四海 洽闻强记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变醨养瘠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