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32
幽幽瑶砌侧,奕奕猗兰芳。
于人安足贡,时至自馨香。
纵无雨露渥,得生延陵乡。
延陵始季子,高让有辉光。
况复我元公,陟降在兹堂。
末孙虽无似,遗泽不敢忘。
臭颇兰与同,夙夜勉自强。
在幽静的瑶砌旁边,兰花正盛开着芳香。
对人来说,这香气何足以奉献,
只要时光到来,自然会散发出芬芳。
即使没有雨露滋润,依然能在延陵的土地上生长。
延陵最初是季子的故乡,他的德行辉煌而高尚。
更何况我元公(指自己的祖先),在这个堂前的升降之中。
虽然我的后代没有他的风采,
但我绝对不会忘记他的恩泽。
即使气味不如兰花,
我也会在晨昏之中努力自强。
周馨桂,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作品以清新、高雅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人德行的推崇。
《养斋》写于周馨桂的隐居生活中,表现了作者对自我修养和对先贤的敬仰。此诗是在清代文化繁荣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士人对于道德修养和家族传承的重视。
《养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古代贤人的德行,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对自身修养的自勉。开篇用“幽幽瑶砌侧,奕奕猗兰芳”描绘兰花生长的环境,隐喻诗人自身的品德修养,兰花的芬芳自然而然地散发,象征着高洁与内涵的外在表现。接着,诗人引入了季子的典故,突显了古人崇高的德行,与自己理想中的修养形成对比。通过“末孙虽无似,遗泽不敢忘”,表达了对祖辈的敬重与自我鞭策,尽管后代不如前人,但仍要铭记先辈的教诲,努力自强。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反思,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自觉,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道德与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传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对古贤的敬仰以及对自我修养的鞭策,体现了士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诗中提到的“猗兰”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的品德
C. 霸道的权力
诗中的“延陵”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乡?
A. 孔子
B. 季子
C. 屈原
诗人在表达对祖辈的态度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
《养斋》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但《养斋》更强调道德的修养和文化的传承,而《静夜思》则更注重个人的情感抒发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