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4:02
《捣衣曲》
作者:史谨
西风落梧桐,凉透纱窗里。
无限玉关情,暗逐风声起。
梧桐落尽芙蓉衰,含愁强整边城衣。
妾心如丝为君理,头绪虽多终自持。
箧笥纷纷出素帛,染紫翻红费颜色。
双杵捣砧空外鸣,声声尽是闺中力。
火燃金斗熨贴平,纫针补缀对短檠。
自把腰身试宽窄,恐君不称平生情。
妾心用尽君应识,愿君著时须爱惜。
秋风吹落梧桐,凉意透过纱窗。
无尽的思念如同玉关的情怀,悄然随着风声荡漾。
梧桐落尽,芙蓉也衰败,心中愁苦,却强忍着整理边城的衣物。
我心如丝,细心为你理顺,虽有诸多心事,终究还是能自持。
衣橱里纷纷取出素色的绸缎,染成紫色和红色,费尽了心思。
双杵在外空中击打,声声传递着闺中辛勤的劳作。
火焰燃烧着金斗,熨平衣物,细针缝补着短缺的地方。
我试着调整腰身的宽窄,恐怕你不理解我一生的情意。
我用尽心思,你应该明白,愿你在时光中珍惜我的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玉关”常用于描绘思念,暗示离别的辛酸。在古代文学中,多次提及与秋天、离别相关的情感。
作者介绍
史谨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反映出历史背景下女性的生活与情感。
创作背景
《捣衣曲》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辛劳与情感纠葛。诗中表现出的,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的重任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捣衣曲》是一首描绘女性内心情感与生活细节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出深沉的思念与辛劳。诗的开头“西风落梧桐,凉透纱窗里”便营造出一种秋天的凄凉氛围,象征着离别和思念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箧笥纷纷出素帛”、“双杵捣砧空外鸣”,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生活的坚持,传达出一种女性柔情与坚韧的力量。尤其是“妾心如丝为君理”一句,直接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整首诗在描绘细节的同时,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得整首诗在朗读时更具音乐感,增强了情感的传递。这首诗不仅是对女性生活的生动描绘,也是对爱情的深刻思考,给予读者无限的遐想和思考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辛劳,表达了对爱人深情的付出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女性在情感中所承受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捣衣曲》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史谨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玉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安
B. 洛阳
C. 杭州
D. 南京
诗中“妾心如丝为君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思念
C. 无奈
D.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相思》相比,史谨的《捣衣曲》更侧重于女性的情感表达与生活细节,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两首诗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但呈现方式各有不同,前者细腻温柔,后者则清新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