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51
白洋汇处渚宫筑,
水色天光有若无。
已自赏心兼悦目,
取名何必又西湖。
在白洋江的交汇处,建有一座亭子,
水色和天光交融,似有似无。
我已经感到心情愉悦,眼前的景色让人陶醉,
取个名字又何必非得叫做西湖呢?
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积极推动文化、艺术发展,尤其是在诗词方面有相当造诣。
《湖心亭》写于乾隆年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及自我陶醉,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名胜古迹的思考,强调美在于心,而非名声的附加。
《湖心亭》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美的诗。诗中描绘了亭子矗立在水边的美丽景象,水面与天空交融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感。诗人在这里静静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心中自然而然地感到愉悦。最后一句“取名何必又西湖”,不仅表达了对西湖名声的反思,也彰显了诗人自我认知的独特性,强调了主观感受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名声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自我内心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名声的淡然态度,强调心中所感的美好远比外在名声重要。
诗人在哪个地点写下《湖心亭》?
A. 西湖
B. 白洋江
C. 黄河
D. 长江
诗中提到的“水色天光”意指什么?
A. 水和天的颜色
B. 水与光明
C. 水与阴影
D. 水与山的关系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名声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名声的淡漠
D. 对他人看法的重视
答案:1. B;2. A;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