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湖心亭》

时间: 2025-04-26 05:23:51

诗句

白洋汇处渚宫筑,水色天光有若无。

已自赏心兼悦目,取名何必又西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51

原文展示:

白洋汇处渚宫筑,
水色天光有若无。
已自赏心兼悦目,
取名何必又西湖。

白话文翻译:

在白洋江的交汇处,建有一座亭子,
水色和天光交融,似有似无。
我已经感到心情愉悦,眼前的景色让人陶醉,
取个名字又何必非得叫做西湖呢?

注释:

  • 白洋:指的是一种水体,可能是地名,具体指代不明。
  • 渚宫:渚是水边小洲,宫则指亭子、楼阁等建筑。
  • 水色天光:水和天空的色彩,形容水面与天空的映照。
  • 已自赏心兼悦目:已经感到心中欢喜、眼里愉悦。
  • 取名何必又西湖:给亭子取名何必非要叫西湖,暗示不必拘泥于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积极推动文化、艺术发展,尤其是在诗词方面有相当造诣。

创作背景:

《湖心亭》写于乾隆年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及自我陶醉,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名胜古迹的思考,强调美在于心,而非名声的附加。

诗歌鉴赏:

《湖心亭》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美的诗。诗中描绘了亭子矗立在水边的美丽景象,水面与天空交融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感。诗人在这里静静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心中自然而然地感到愉悦。最后一句“取名何必又西湖”,不仅表达了对西湖名声的反思,也彰显了诗人自我认知的独特性,强调了主观感受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名声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洋汇处渚宫筑:描绘了亭子所在的环境,表达了对自然景致的赞美。
  2. 水色天光有若无: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与天空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3. 已自赏心兼悦目:表明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强调了自然之美给人带来的心灵享受。
  4. 取名何必又西湖:传达了诗人对名声的淡漠,强调了个人体验与感受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水色与天光的交融比喻了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情感,使之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自我内心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名声的淡然态度,强调心中所感的美好远比外在名声重要。

意象分析:

  • 湖心亭: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水色:代表自然的清新与生机。
  • 天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地点写下《湖心亭》? A. 西湖
    B. 白洋江
    C. 黄河
    D. 长江

  2. 诗中提到的“水色天光”意指什么? A. 水和天的颜色
    B. 水与光明
    C. 水与阴影
    D. 水与山的关系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名声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名声的淡漠
    D. 对他人看法的重视

答案:1. B;2. A;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气势与豪情,倾向于表现大自然的雄伟。
  • 《望岳》:强调对高山的崇敬与向往,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山庄 翁母些 赠殷以道 重赠张籍 题寺壁 陈使君山庄 寄永平友人 送报本寺分韵得通字 游报本寺 秋夜醉归有感而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雅图 山字旁的字 朱熹 诏告 如堕云雾 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兴亡继绝 鞭长不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证验 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挤手捏脚 先字旁的字 换转 吉结尾的成语 包含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