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59:29
玻璃蘸影,连江岸倭峰各拥寒碧。泛波瘦梗,拘霞病树,黯然尘客。秋氛暗积。觉风拽衣痕似汐。渐迷濛惊凫恍逝,暮雨打篷急。应念当年事,剩水残山,指天越石。乱云竞渡,裹旌旗陨如朱实。虚籁凝烟,唤归梦回身甚域。正微茫黄灯一点漏夜幂。
在如同玻璃般的水面上,影子摇曳,江岸的倭峰与寒碧相拥而立。水波轻泛,瘦弱的船桨似乎被束缚,霞光映照的病树,令人感到忧伤的旅人。秋天的氛围在暗暗积聚,感受到风拽着衣服的痕迹如同潮汐。渐渐迷蒙中,惊起的野鸭恍若消逝,暮雨急促地敲打着篷布。想起往年的事情,剩下的水与残山,指向天边越过的石头。乱云竞相飞渡,旌旗在风中陨落如同红色的果实。虚幻的乐声凝聚在烟雾中,唤回了梦境,身处何方。正当夜色微茫之际,黄灯一闪一闪地漏出夜的幕布。
作者介绍: 汪洋是当代诗人,生于20世纪末,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而受到广泛关注。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思,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次游历漓江的过程中,诗人希望寻访李晋王的遗迹,却因雨未能如愿而归。此情此景激发了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自然的感悟。
《凄凉犯》通过对漓江泛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追忆。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玻璃蘸影”、“黯然尘客”等,勾勒出一幅秋天的水乡图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将个人情感与环境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特别是“应念当年事,剩水残山”,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反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随着“乱云竞渡”的描写,情感逐渐升华,表达出一种对历史和记忆的无奈与向往。最后一句“正微茫黄灯一点漏夜幂”,则将整首诗作的情感引向了高潮,留下了一种余韵悠长的感觉。整首诗不仅有着自然景物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整个作品更具表现力。如“玻璃蘸影”比喻水面清澈、宁静;“黯然尘客”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旅人以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与追忆展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思考,表达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对宁静与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玻璃蘸影”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应念当年事”中“当年”指代的是?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本诗更多地展现了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缠绵,而李白的作品则更显豪情与奔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