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5:5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1:42
凄凉犯·重台水仙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空江浪阔。清尘凝层层刻碎冰叶。水边照影,华裾曳翠,露搔泪湿。湘烟暮合。尘袜凌波半涉。怕临风欺瘦骨,护冷素衣叠。樊姊玉奴恨,小钿疏唇,洗妆轻怯。汜人最苦,纷痕深几重愁靥。花隘香浓,猛熏透霜绡细摺。倚瑶台,十二金钱晕半掐。
这首词描绘了空旷的江面,波涛汹涌,清冷的尘埃如层层冰片碎裂。水边映照着我的身影,华丽的衣裳轻轻飘动,露水使我的泪水浸湿。湘江的烟雾在黄昏时分弥漫,尘袜在水边轻轻浸湿,惧怕风吹得我骨瘦如柴,只能小心护着这轻薄的衣服。樊姊和玉奴心中满是怨恨,轻薄的金钿唇上涂抹着淡妆,脸上流露出几分怯意。水边的人最苦,愁苦的痕迹深重,几重愁苦在脸上交织。花香在狭窄的地方弥漫,浓郁的香气透过霜纱细细的褶皱。倚靠在瑶台上,十二个金钱的光晕在半掐处显得朦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词中提到的“樊姊”、“玉奴”可能源自古代的传说或历史故事,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被遗忘或被抛弃的女子,暗含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擅长写作婉约词,以清新秀丽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暗含了对爱与失落的深刻体验。
《凄凉犯·重台水仙》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充分展现了吴文英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开篇“空江浪阔”,将读者置于一个辽阔而又空寂的江面,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而“清尘凝层层刻碎冰叶”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环境的寒冷与凄凉,进一步加强了情感的表达。
随着词句的推进,词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展现出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苦涩。“怕临风欺瘦骨,护冷素衣叠”,不仅描绘了外在的寒冷,更表达了内心脆弱与无助的感受。对“樊姊玉奴恨”的提及,暗示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怨恨,让作品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色彩。
整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情感,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无常与情感纠葛的思考,展现了吴文英词作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例如,“空江浪阔”通过空间的描绘使孤独感更为明显,而“露搔泪湿”则通过拟人手法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凄凉的意境表现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渗透着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表达了深刻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吴文英
D. 杜甫
“空江浪阔”中的“空江”意指?
A. 繁华的城市
B. 辽阔孤独的江面
C. 浪花飞溅的海洋
D. 宁静的湖泊
词中提到的“樊姊”与“玉奴”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被遗忘的女性
C. 友谊
D. 家庭关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吴文英的《凄凉犯·重台水仙》在意象的细腻与情感的深刻上更为突出,展现出不同风格的婉约词。李清照的作品多表现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而吴文英则更多地表达对失去的哀伤与孤独。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