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9:5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9:58:01
俨若翠华举,登封图乍开。
冕旒明主立,冠剑侍臣陪。
迹类飞仙去,光同拜日来。
粉痕疑检玉,黛色讶生苔。
挂壁云将起,陵风仗若回。
何年复东幸,鲁叟望悠哉。
这幅图画仿佛是华丽的车驾高高在上,刚刚展开了东封的场景。
明主身穿冕旒,威仪端庄,侍臣们佩戴着冠剑在旁陪伴。
他们的身影像飞仙一样消散,光辉仿佛与朝阳一同而来。
画上细致的粉痕令人怀疑是雕琢的玉石,黛色的景致让人惊讶于生苔的根基。
云彩似乎将要升起,风也仿佛要回旋。
不知何年再度东巡,年迈的鲁叟远望,心中充满了悠远的情怀。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诗才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国家安定,文化繁荣,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对帝王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怀念。
《府试观开元皇帝东封图》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庄严气氛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一幅华丽的图画,展现了唐代盛世的帝王风范。开篇的“俨若翠华举”,将读者引入一个庄重典雅的场景,仿佛看见皇帝的车驾高高在上,令人心生敬仰。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明主的威仪与侍臣的陪伴,进一步突显了帝王的尊贵地位。
“迹类飞仙去,光同拜日来”则表现了诗人对帝王神圣的赞美,像飞仙一样的身影,仿佛已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光辉与太阳同在,象征着帝王的光明正大与不朽。接下来的“粉痕疑检玉,黛色讶生苔”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画面中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恍若仙境的氛围。
最后,诗中的“何年复东幸,鲁叟望悠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历史的思考,鲁叟(孔子)象征着智慧与历史的回顾,诗人以悠远的目光展望未来,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思索。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意象丰富,表现出马戴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歌颂帝王的威仪与光辉,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回望与未来的思索,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俨若翠华举”中的“翠华”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车驾
B. 帝王的衣服
C. 美丽的花朵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鲁叟”象征什么?
A. 诗人
B. 历史的智慧
C. 帝王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何年复东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在的感慨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马戴的《府试观开元皇帝东封图》更注重对帝王的礼赞与历史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