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8:56
踏莎行 和蛰堪兄
作者:熊盛元
帕沁兰香,笺留海誓。
灯窗影共身离弃。
一庭花殒露瀼瀼,
寒生溽暑风何自。
漫卷蕉心,狂书恨字。
幽明路隔凭谁寄。
斜街小立泪阑干,
两间难觅埋愁地。
这首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香气如兰花般沁人心脾,纸笺上写下的誓言依旧留存。
在灯光照射下的窗边,影影绰绰中我与爱人已然分离。
庭院中的花瓣在露水中凋落,
寒冷与闷热的风交织,不知从何而来。
无奈间我漫卷蕉叶,狂热地书写着心中的怨恨。
幽暗与明亮的道路间,谁能寄托我的思念?
我在斜街上小立,泪水湿润了栏杆,
两间屋子里难以找到埋藏愁绪的地方。
作者介绍:熊盛元,一位当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和细腻的观察见长。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风格典雅而富有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这首《踏莎行》创作于个人经历的一段情感低谷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在当代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诗人对情感的探寻显得尤为珍贵。
这首《踏莎行》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开篇以“帕沁兰香”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清新而又惆怅的氛围。诗中“笺留海誓”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誓言的怀念,也暗含着对分离的无奈与心痛。接下来的“灯窗影共身离弃”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窗前的影子成为了诗人内心孤寂的映射。
“寒生溽暑风何自”一句,诗人用自然现象比喻内心情感的复杂,寒冷与热烈相互交织,显示出情感的矛盾与纠结。尤其是“漫卷蕉心,狂书恨字”,蕉心象征内心的苦闷,狂书恨字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无奈与愤懑。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在最后一联中达到高潮,“斜街小立泪阑干,两间难觅埋愁地”,画面感极强,诗人如同在斜街上徘徊,泪水沾湿了栏杆,愁绪无处可藏,令读者深感共鸣。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令人反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与孤独的本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爱情的离别与孤独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曾经美好记忆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脆弱,让读者感同身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帕沁兰香”中的“兰香”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友情
B. 高雅的爱情
C. 追求的目标
D. 自然的美景
“一庭花殒露瀼瀼”中“花殒”指的是什么?
A. 花开
B. 花落
C. 花香
D. 花色
诗中表现孤独感的意象是?
A. 兰香
B. 灯窗影
C. 露水
D. 香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熊盛元的《踏莎行》则通过自然意象描绘出更为复杂的情感状态,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茫然。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踏莎行》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