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2:24
原文展示:
径转清溪,花飞红雨。
武陵风景知何处。
当年厌听水声寒,
岂知忘却来时路。
水绕人家,烟迷津树。
晚峰江上青无数。
幽人此别更多情,
移家归向山中住。
白话文翻译:
小径蜿蜒曲折,清澈的小溪旁花瓣如红雨般飞舞。
武陵的美景究竟在哪里呢?
当年厌倦了寒冷的水声,
怎知会忘记归来的路。
水环绕着人家,烟雾迷蒙了渡口的树。
晚霞映照下的江面上青山无数。
与幽人分别后,情感愈发深厚,
我决定回家,向山中隐居。
注释:
典故解析:
“武陵”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理想境地,象征着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水绕人家”则体现了田园诗的意境,表现了水乡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迪是明代的诗人,他的诗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依依,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踏莎行 送友人还山中》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送别友人的过程中,借景抒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蜿蜒的小径和清澈的小溪,花瓣如雨般飘落,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同时,诗人也表现了对武陵风景的迷恋和对归隐生活的思考。通过“当年厌听水声寒,岂知忘却来时路”,诗人反思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曾经厌倦的水声,如今却成了怀念的对象,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情感。
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以及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选择,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水绕人家,烟迷津树”的意思是:
A. 水流环绕着人家,烟雾弥漫了树木
B. 水流不再绕人家,树木被烟雾淹没
C. 人家被水淹没,树木无烟
D. 水不再流动,树木干枯
“当年厌听水声寒”的意思是:
A. 过去喜欢水声
B. 过去讨厌水声
C. 现在喜欢水声
D. 现在讨厌水声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