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5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57:54
踏莎行 绣床凝思
作者: 王国器 〔元代〕
翠藻文鸳,交枝连理。
金针停处浑如醉。
杨花一点是春心,
鹃声啼到人千里。
唤醒离魂,犹疑梦里。
此情恰似东流水。
云窗雾阁没人知,
绡痕浥透红铅泪。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又忧伤的画面。翠绿的水草和文鸳鸟交错在一起,显得亲密无间。金针在这里静止,仿佛沉醉于此。漂浮的杨花象征着春天的心情,而远处的杜鹃声似乎传遍千里,唤醒了沉睡的灵魂,令人迷惑在梦中。这种情感就像东流的流水,无法阻止。云窗和雾阁里无人知晓这一切,只留下绡痕透着红铅的泪水,彰显了深深的思念与哀伤。
王国器,元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爱情、思乡等主题,风格清新隽永。
该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美好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无奈。
《踏莎行 绣床凝思》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词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翠藻与文鸳的交织,金针的停留,杨花的飞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然而,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下,却潜藏着深深的思念与忧伤。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写,反映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
词中“唤醒离魂,犹疑梦里”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思念的状态,如梦似幻,仿佛在梦中与爱人相会,又似乎触不可及。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深刻的共鸣。
整首词在语言上清丽而富有韵律感,意象丰富而细腻,既有春天的生机,也有离别的愁苦,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爱情时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不仅是个人的体验,也是对社会环境的反映,使读者在欣赏美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愁苦。
翠藻文鸳,交枝连理。
描绘了自然景象,翠绿的水草与成双成对的文鸳鸟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金针停处浑如醉。
金针的停留暗示了心情的沉醉与迷醉,表现出一种贪恋的情感。
杨花一点是春心,
杨花的轻飘象征着春天的心情与思念,给予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鹃声啼到人千里。
杜鹃的叫声传遍千里,象征着思念的遥远与无法触及。
唤醒离魂,犹疑梦里。
思念唤醒了沉睡的灵魂,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困惑。
此情恰似东流水。
情感如同东流的水,流逝而又无法挽留,体现出无奈。
云窗雾阁没人知,
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环境,强调思念无人能懂的孤独感。
绡痕浥透红铅泪。
细薄绡布上浸透的泪痕,象征着深切的思念与哀伤。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过往的怀念。
“翠藻文鸳”中“文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鱼
“金针停处浑如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沉醉
C. 悲伤
“此情恰似东流水”中的“东流水”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水的流动
C. 生命的短暂
王国器的《踏莎行》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但王国器的词作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意象,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