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2:0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2:01:53
踏莎行 题篱下寻秋图,悼景姜也
邓瑜
踏遍疏离,可怜秋冷。
桑扉依旧当年景。
越天觅遍又吴天,
替秋写出亭亭影。
几阵西风,一条芳径。
荒苔细草零星剩。
落英憔悴正黄昏,
无情零雨重阳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萧瑟景色中,漫步于篱笆下,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感。踏过空旷的地方,令人怜悯地感受到秋天的寒冷。桑树门依旧保留着当年的景象。穿越天空寻找秋天的韵味,又将亭亭的影子描绘出来。几阵西风袭来,一条芳香的小路上只剩下了零星的荒苔和细草。落花在黄昏的时候显得憔悴,冷雨无情地临近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象征着长寿和秋季的成熟。诗中提及重阳,暗示了岁月的延续和时光的流逝。
作者介绍:邓瑜,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诗文常融合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应是在秋季创作,正值重阳前夕,作者在散步时感受到秋天的冷清与孤独,借景抒情,感叹时光如水,人生短暂。
邓瑜的《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致,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踏遍疏离”的开篇,展现出一种空旷而冷清的氛围,给人以孤独的感觉。桑扉依旧的描写,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越天觅遍又吴天”,则显得诗人对美好秋景的追寻,虽然找遍了天涯,仍然无法逃避时间的流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如“几阵西风”、“一条芳径”、“落英憔悴”,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秋意与凄凉的氛围。最后一句“无情零雨重阳近”,将秋天的愁绪与节令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词在情感上更加深刻,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感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
诗词测试:
诗中“桑扉依旧当年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旧
B. 喜悦
C. 愤怒
D. 疲惫
“无情零雨重阳近”中的“重阳”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D. 夏天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主要表现了哪种季节的特征?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