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林泉独饮》

时间: 2025-04-27 03:15:46

诗句

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

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46

原文展示:

林泉独饮
王勃 〔唐代〕

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
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丘和河谷中游赏,春天花柳争相吐艳。
今天相聚却没有醉意,世间万物都显得轻淡。

注释:

  • 丘壑:指山丘和沟壑,形容自然景色。
  • 经涂:游览、经过的道路。
  • 花柳:指春天盛开的花和嫩绿的柳树,象征春天的美丽。
  • 相逢今不醉:意指今天相聚却不醉,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心态。
  • 物色自轻人:万物的色彩显得轻淡,暗示人的心境也随之轻松。

典故解析:

“丘壑经涂”出自古人游览自然的习惯,常常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提到的“花柳”是春天的象征,千古以来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650-676),字子安,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才华横溢,以骈文和古诗闻名。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勃的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诗人感受到春光明媚,但又觉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淡然的。

诗歌鉴赏:

《林泉独饮》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王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诗中“丘壑经涂赏”显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而“相逢今不醉”则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的清醒与思考,似乎在告诫人们不要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而应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智。最后一句“物色自轻人”同样道出了诗人对人生的领悟,万物虽美,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显得淡薄而轻盈,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审视。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渗透出深邃的哲理,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丘壑经涂赏:描绘了诗人在山川与道路上游赏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2. 花柳遇时春:春天的花草树木正好盛开,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 相逢今不醉:虽有美景相伴,诗人却选择保持清醒,反映出一种理智与自省。
  4. 物色自轻人:万物的色彩轻盈而淡薄,似乎在传达着人生的无常与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丘壑”与“花柳”比喻自然的美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前后两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春天的花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清醒的态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丘壑:象征自然的广阔与变化。
  • 花柳: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不醉:象征理智与清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丘壑”指什么?

    • A. 山丘和沟壑
    • B. 河流和湖泊
    • C. 城市与乡村
  2. 诗人为何“不醉”?

    • A. 因为没有酒
    • B. 因为保持清醒
    • C. 因为心情不好
  3. 诗中“物色自轻人”意指?

    • A. 万物显得轻盈
    • B. 人的心情沉重
    • C. 美景令人陶醉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王勃的《林泉独饮》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皆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但王勃更加注重理智的思考,而李白则倾向于沉醉于美酒与诗意中。王勃的诗更显清新与淡泊,李白则豪放洒脱。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勃诗文选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赋半斋送张清卿分教嘉定 夫远征 端平改元阳月同弟某自南山过龙井山僧饶舌话 读黄子实诗卷 都大华文监丞权府事之明年天子诏将直禁近邦 冬至 冬日 登罗浮山 登罗浮山 促促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搜扬侧陋 廉顽立懦 思结尾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揆文奋武 老耋 单耳刀的字 包含厩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奔触 我负子戴 丨字旁的字 北辙南辕 文字旁的字 束头 刘郎 拙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释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