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3:0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01:13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作者:王勃 〔唐代〕
北山烟雾始茫茫,
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
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
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
相望相思不相见。
在寒冷的夜晚,北山的烟雾开始弥漫,南岸的霜月显得格外苍茫。秋深时节,游子思念的情绪无尽无休,正好又遇到大雁在夜空中起飞。重楼的门再次向江边打开,秋风和明月共度这条江流。故人、故情和故宴,彼此遥望思念却无法相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征鸿”常用于古诗词中表达思乡之情,出自《离骚》中的“既替余以蕙纱兮, 纨扇兮”。大雁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远行与思念。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他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与感情思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勃流亡期间,身在异乡的他常感受到对故乡及朋友的思念,尤其是在寒冷的夜晚,思绪更加难以自已。此时的社会动乱和个人遭遇使得他对过往的怀念愈发强烈。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诗作。从开头的“北山烟雾始茫茫”便引入了一个朦胧而寒冷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思念之情。南津的霜月与北山的烟雾相映成趣,形成视觉上的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孤独。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将思念的情感与外界景象结合,通过“秋深客思纷无已”的直接陈述,表达出他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大雁的起飞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离别与思乡的象征,引发读者对亲朋故友的共鸣。
诗的最后两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则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现状的无奈与感伤。王勃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使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感人至深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寒冷夜晚,诗人对故乡与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透露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征鸿”指代什么?
A. 大雁
B. 小鸟
C. 飞虫
“故人故情怀故宴”中“故宴”指的是什么?
A. 旧时的聚会
B. 餐饮
C. 友谊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忧伤与怀念
C. 生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与李白的思乡诗作都蕴含强烈的情感,但王勃的《寒夜怀友杂体二首》更侧重于对友人和往日的追忆,而李白的作品则多了一份洒脱与豪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