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3:05
麻平晚行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我怀念故乡已百年,心中对故土的眷恋愈发浓厚,千里跋涉让我倍感疲惫。在这高低起伏的小路上探寻着戍楼的踪迹,远近的泉水声在耳边回响。山涧的树叶刚刚开始变色,山花的名字我却已无法辨认。我的羁旅之心何时才能安放?秋风急促,暮猿轻声哀鸣。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早逝于26岁。他的诗词以情感真挚、意象清新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骈文。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其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思考。
《麻平晚行》创作于王勃的流亡生涯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的孤独。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展现出诗人在游历中对生命和归属的思考。
《麻平晚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怀念与游子的孤独心情。开篇的“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直接点明了思乡的主题,表现了历经风霜后的疲惫与对故乡的眷恋。接下来的“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通过描绘寻路的场景,表现了游子的无奈与茫然,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暗示着作者对故乡的记忆与现实的疏离。最后一句“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则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整体而言,诗歌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深刻地探讨了个人的归属感与生命的无常,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性和普遍意义。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情怀与孤独感,展现了人们在旅途中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反映出对生命归属的深刻思考。
王勃的《麻平晚行》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友情的珍惜
“千里倦游情”中的“倦游”是什么意思?
A. 快乐的旅行
B. 疲惫的旅行
C. 忙碌的旅行
D. 无聊的旅行
诗中提到的“羁心”指什么?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工作的思念
D. 对爱情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