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2:32
铜雀妓二首
作者:王勃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第一首:
金凤鸟栖息在铜雀台旁,漳河的水面可以远望到邺城。
君王却无处可去,台榭仿佛是他一生的归宿。
舞席为何不再热闹,歌声又为何未曾倾倒?
西陵的松树在寒冷中伫立,谁能体会我的绮罗情怀?
第二首:
我本是深宫中的妓女,层层城墙将我禁闭在九重之内。
君王的欢爱已然尽去,歌舞又是为谁而容?
华美的锦被再也无法叠好,罗衣又有谁来为我缝制?
我在高台的西北方向眺望,泪水流向了青松。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早逝于26岁。他以才华横溢著称,作品风格清新俊逸,常以抒情为主,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铜雀妓》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女性的悲哀。王勃通过妓女的视角,揭示了权力与爱情的相对与无常。诗中表现出一种对往日荣耀的怀念与对孤独命运的感慨。
《铜雀妓二首》是王勃在唐代的杰作,尤其是通过深宫妓女的视角,展现了对权力、爱情和孤独的深刻思考。全诗以铜雀台为背景,金凤鸟的出现不仅象征着美好的过往,也暗示着无常与变迁。第一首中,诗人通过描写铜雀台的繁华,表达了对君王的渴望与无奈,舞席与歌声的淡去,象征着昔日的荣耀已成往事,徒留孤寂。第二首则更为直白,妓女的身份让她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悲痛,君王的欢爱已无处寻,华丽的锦被与罗衣再无缝制的意义,承载着她对生活的无力感与对爱情的失落。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如繁华与冷清、欢爱与孤独,形成鲜明的对照,令人深思。尤其最后一句“流涕向青松”,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青松的坚韧与妓女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对爱情失落的惋惜,以及对深宫孤独生活的无奈,揭示了权力与情感间的矛盾与对立。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关于辉煌与落寞、爱与孤独的复杂情感网络。
诗词测试:
《铜雀妓二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金凤”象征什么?
“妾本深宫妓”中的“妾”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