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一》

时间: 2025-07-27 11:27:50

诗句

城里今年热异常,出城萧寺未全凉。

发毛吹尽人间暑,除是芙蕖十里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27:50

原文展示:

城里今年热异常,出城萧寺未全凉。发毛吹尽人间暑,除是芙蕖十里香。

白话文翻译:

今年城里的天气异常炎热,离开城市来到萧寺,虽然还未完全凉爽。微风吹拂,将人间的暑气吹尽,唯独那十里芙蕖的香气仍在。

注释:

  • 异常:不同于常态,此处意为特别热。
  • 萧寺:指的是灵芝寺,背景是避暑的场所。
  • 发毛:这里指的是微风,轻柔的风。
  • 芙蕖:即荷花,水中盛开的花,象征清凉与美丽。
  • 十里香:形容荷花的香气远播,寓意其美好与清新。

典故解析:

“芙蕖”出自《诗经》,在古代常用来象征美丽与高洁。在古代文化中,荷花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清凉的代名词,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达避暑、清凉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恭,号江村,宋代诗人,主要以咏物诗和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盛夏之际,诗人因酷暑而避暑于灵芝寺。诗中表现了诗人在炎热夏日中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以及对清凉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首联以“城里今年热异常”引入,直接描绘了当时的酷热天气,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知。接着,诗人转移视线到“萧寺”,这里不仅是避暑的场所,同时也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寄托。随着“发毛吹尽人间暑”的描写,诗人通过微风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的气息,仿佛把人们的暑气一同吹散。而最后一句“除是芙蕖十里香”,则以荷花的香气作为诗的高潮,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清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令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里今年热异常:点明背景,反映出城市的酷热。
  2. 出城萧寺未全凉:描绘诗人离开城市来到寺庙,虽然环境稍凉,但还未完全舒适。
  3. 发毛吹尽人间暑:通过微风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清凉感。
  4. 除是芙蕖十里香:最后一句引入荷花,强调它的香气,带来一丝清凉,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热异常”和“未全凉”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将微风比作“发毛”,生动形象。
  • 排比:通过“城里”、“萧寺”、“芙蕖”三者的对比,增强了环境的变化与感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酷热天气与避暑场所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凉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繁忙与喧嚣。
  • 萧寺:象征宁静与避暑。
  • 发毛:象征清风与舒适。
  • 芙蕖:象征美丽与清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避暑地点是哪个寺庙?

    • A. 灵芝寺
    • B. 白云寺
    • C. 寒山寺
    • D. 普陀寺
  2. 诗中提到的夏日景象是怎样的?

    • A. 凉爽
    • B. 炎热
    • C. 雾霭
    • D. 下雨
  3. 诗中“芙蕖”指的是什么?

    • A. 荷花
    • B. 菊花
    • C. 玫瑰
    • D. 梅花

答案:

  1. A. 灵芝寺
  2. B. 炎热
  3. A. 荷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张镃的《灵芝寺避暑》,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张镃则更注重于避暑的清凉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送人归京师 雨晴 春寒 咏牡丹 登岳阳楼二首 门有车马客 怨歌行 杂曲歌辞 结客少年场行 从军行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下车泣罪 刖罪 肩开头的成语 包含锤的成语 少安毋躁 盘涡 里字旁的字 刑典 素丝良马 幾字旁的字 穷达有命 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联合政府 羽化飞天 闹嚷嚷 秃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