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9:51
题吕节夫园亭十一首 其七 学圃亭
作者:周紫芝
疏泉灌空畦,折柳樊小圃。
关心有幽事,寄意在衡宇。
但恐经纶人,兹焉忽高举。
慎勿厌荷锄,烟蓑湿春雨。
原诗意在描绘一个静谧的园亭景象,作者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观察,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诗中提到的“疏泉”指的是涓涓细流灌溉着空旷的田畦,体现了自然的生机;“折柳”则是指在小园中折下柳枝,象征着思念与依恋。诗人关心的事情是那幽静的情境,寄托着对家园的思念与希冀。最后表达了对高举经纶的人(即掌握大权的人)的担忧,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耕作,不要厌倦在春雨中劳作的生活。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士杰,号澄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题吕节夫园亭十一首》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周紫芝常在江南游历,受到自然山水的启发,诗中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情怀与追求。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园亭画面,作者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田园氛围。诗中“疏泉”的描写,不仅突显了环境的清幽,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接下来的“折柳樊小圃”,更将情感与自然紧密相连,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思念与别离,折柳而寄情,显示了诗人对家园的深情与依恋。
在对人事的思考中,诗人表现出对“经纶人”的忧虑,这一层意蕴增添了诗的厚度,反映出社会的复杂性与个人身处其中的无奈。最后的“慎勿厌荷锄,烟蓑湿春雨”,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人提醒自己要珍惜当下,热爱生活,即使在潮湿的春雨中,也要坚持耕作,这种精神可见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与个人理想的坚守。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疏泉”主要象征什么?
“折柳”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经纶人”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紫芝的《学圃亭》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周紫芝更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互动,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对世俗的超脱与追求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