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戏赠世弼用前韵》

时间: 2025-04-26 03:28:38

诗句

盗跖人肝常自饱,首阳薇蕨向来饥。

谁能著意知许事,且为元长食蛤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38

原文展示:

戏赠世弼用前韵
盗跖人肝常自饱,
首阳薇蕨向来饥。
谁能著意知许事,
且为元长食蛤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提到盗跖(一个贼)总是能吃到人肝,而首阳的薇蕨却常常饥饿。谁能认真对待这些事情呢?不如随意些,像元长一样去吃蛤蜊。

注释:

  • 盗跖:指古代传说中的盗贼,象征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
  • 人肝:指代贼人所需的牺牲品,暗指残酷和自私。
  • 首阳:指首阳山,山中有薇蕨,象征清贫与饥饿。
  • 元长:指元长,或许是指贪图享乐的人,意在强调无所顾忌的生活态度。
  • 蛤蜊:代表简单的食物,象征随意的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属于“苏黄”派,其诗风豪放,语言简练,擅长用典。
  •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冷静观察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盗跖人肝常自饱”开篇,直接引入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在这个社会中,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残酷无情,而那些追求简单生活的人却常常遭受饥饿和冷落。首阳的薇蕨象征了心地善良的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所遭受的困境。最后一句“且为元长食蛤蜊”则传达了一种对现状的无奈和随遇而安的态度,暗示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不如放下执念,追求简单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向读者传达了对人性、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盗跖人肝常自饱”:揭示了社会中一些人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 第二联“首阳薇蕨向来饥”:对比那些正直的人,虽然无辜却常常遭受饥饿。
    • 第三联“谁能著意知许事”:提出对这种现象的困惑和无奈,质疑世人是否能真正理解这些问题。
    • 第四联“且为元长食蛤蜊”:以轻松的口吻表达对生活的放下与随意态度。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盗跖与首阳薇蕨,突出人性与社会的矛盾。
    • 象征:人肝、薇蕨和蛤蜊分别象征了贪婪、清贫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无情,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盗跖:象征着贪婪和不择手段的人。
  • 人肝:意味着牺牲和痛苦,是对社会冷漠的反映。
  • 首阳:象征着清贫和坚守原则的人。
  • 蛤蜊:代表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暗示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盗跖”指代什么?
    A. 一位正直的士人
    B. 一个贪婪的贼人
    C. 一位隐士
    D. 一位文人

  2. “首阳薇蕨向来饥”中的“饥”指什么?
    A. 对食物的渴望
    B. 对名利的渴望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它们同样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 诗词对比:王维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的宁静,黄庭坚则更关注社会现象与人性的复杂,两者在主题和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查询

四明寄百穀先生苕上 武昌柳二首 帆影 扬州怀旧 郢上将归留别沈伯含水部 客思 晚发向金陵留别所知 问如满禅师 其二 问如满禅师 其一 竹炉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麋至 务附 韬光晦迹 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脾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至字旁的字 东家丘 陈咸之憾 指东骂西 认敌作父 采字头的字 置之不顾 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南 齐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星行电征 渴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