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54
寄题安福李令适轩
作者:黄庭坚(宋代)
琳宫接丛霄,渌水连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辉。
道人勤洒扫,令尹每忘归。
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飞。
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
定知与民乐,吏瘦吾民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琳琅的宫殿接连着高耸的云霄,清澈的水流延伸至翠绿的山头。幽静的花朵在薄薄的晨露中悄然绽放,欢快的鸟儿在清辉中歌唱。道士们勤恳地打扫庭院,令尹(地方官)却常常忘记归家。诗人感慨到对百姓的孝顺与慈爱,如同父母一般,老虎已去,蝗虫也退去。思念同僚与朋友,歌舞之中醉倒在红衣之下。可以看出,官吏的勤政使百姓安乐,而他们自己却显得瘦弱。
作者介绍: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理论家,生于1045年,卒于1105年。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李令适的相聚之时,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也表达了对百姓安乐生活的关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通过对琳宫、渌水、幽花等意象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道士勤勉的形象,暗示着一种清闲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中提到的“孝慈民父母”,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强调了领导者应有的责任感。
黄庭坚在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官员的瘦弱与百姓的富足,反映出他对社会问题的深思。诗里的“虎去蝗退”象征着对灾难的消失,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安宁的期盼。最后两句“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聚会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对百姓的关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社会和谐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琳宫接丛霄”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虎去蝗退”象征着?
诗人对百姓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