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戏答赵伯充劝莫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

时间: 2025-07-27 23:27:07

诗句

平生饮酒不尽味,五鼎馈肉如嚼蜡。

我醉欲眠便遣客,三年窥墙亦面壁。

空余小来翰墨场,松烟兔颖傍明窗。

偶随儿戏洒墨汁,众人许在崔杜行。

晚学长沙小三昧,幻出万物真成狂。

龙蛇起陆雷破注,自喜奇观绕绳床。

家人骂笑宁有道,污染黄素败粉墙。

诚不如南邻席明府,蛛网锁砚蜗书梁。

怀中探丸起九死,才术颇似汉太仓。

感君诗句唤梦觉,邯郸初未熟黄粱。

身如朝露无牢强,翫此白驹过隙光。

从此永明书百卷,自公退食一炉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7:07

戏答赵伯充劝莫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

原文展示

平生饮酒不尽味,五鼎馈肉如嚼蜡。
我醉欲眠便遣客,三年窥墙亦面壁。
空余小来翰墨场,松烟兔颖傍明窗。
偶随儿戏洒墨汁,众人许在崔杜行。
晚学长沙小三昧,幻出万物真成狂。
龙蛇起陆雷破注,自喜奇观绕绳床。
家人骂笑宁有道,污染黄素败粉墙。
诚不如南邻席明府,蛛网锁砚蜗书梁。
怀中探丸起九死,才术颇似汉太仓。
感君诗句唤梦觉,邯郸初未熟黄粱。
身如朝露无牢强,翫此白驹过隙光。
从此永明书百卷,自公退食一炉香。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一生饮酒却品味不尽,五鼎的丰盛美味吃起来像嚼蜡一样。
我醉了想要入睡就让客人离开,三年只在墙边窥探也只是面壁。
只剩下小的时候在书法上留下的痕迹,松烟和兔毛笔在明亮的窗边。
偶尔像小孩玩耍般洒墨汁,众人都说我在崔杜和杜甫的风格中。
晚年才学长沙的书法,幻化出万物却真成了狂人。
龙蛇在陆地上翻腾,雷声轰鸣让我自喜于这奇观缭绕在绳床上。
家人骂我笑我哪里有道理,污秽了黄素损坏了粉墙。
真不如南邻席明府,他的砚台上满是蛛网,他的书桌上爬满了蜗牛。
我怀中探丸虽面临九死,才艺却颇似汉太仓。
感君的诗句让我梦中觉醒,邯郸的梦还未熟悉黄粱。
身如朝露无牢可依,玩弄这白驹过隙的光阴。
从此我将永远沉迷于书法,像公退食后那一炉香一样。

注释

  • 五鼎:古代烹饪用的器具,象征丰盛的饮食。
  • 面壁:指修身养性,默默反思。
  • 松烟:松树的烟灰,古代书法常用的墨。
  • 小三昧:指一种书法境界,含有深奥的意蕴。
  • 龙蛇起陆:形容书法的生动气势。
  • 朝露: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脆弱。
  • 黄粱:指黄粱美梦,象征虚幻的梦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书法也受到了广泛赞誉,尤其是行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与朋友赵伯充的对话中,赵伯充劝黄庭坚不要沉迷于书法,而应关注更为实际的事情。诗中黄庭坚以幽默的口吻回应了这种劝告,表达了对书法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书法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开头两句,黄庭坚以饮酒作比,表明自己对人生体验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并非是为了获得世俗的赞誉。紧接着,诗中提到“我醉欲眠便遣客”,展现出他对世俗交往的疏离,似乎在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在书法艺术方面,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书法的追求与热爱,提到的“偶随儿戏洒墨汁”透露出一种童趣与自由,反映出他对艺术的轻松态度。同时,黄庭坚对书法的执着并非毫无代价,诗中提及家人对他艺术追求的嘲笑,展现了他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从此永明书百卷,自公退食一炉香”一句,展现了作者对书法的坚定追求,隐喻着他在书法上将不断精进,追求更高的境界。整首诗在轻松诙谐的表面下,隐藏着对人生、艺术和自我追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黄庭坚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饮酒不尽味:表达了对饮酒的热爱,但却无法体会到真正的滋味。
  2. 五鼎馈肉如嚼蜡:用比喻形容丰盛的食物也不如酒来得真实。
  3. 我醉欲眠便遣客:醉酒后想要休息就让客人离开,表现出对交际的淡漠。
  4. 三年窥墙亦面壁:即使待在家中,三年如同面壁思过,展现出内心的孤独。
  5. 空余小来翰墨场:回忆年轻时的书法经历,但感叹不已。
  6. 松烟兔颖傍明窗:描绘书法创作的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7. 偶随儿戏洒墨汁:形象地表现了书法创作的随意与乐趣。
  8. 众人许在崔杜行:众人认为他的书法风格接近崔颢和杜甫。
  9. 晚学长沙小三昧:晚年才开始学习书法,显示出对艺术的追求。
  10. 幻出万物真成狂:书法的狂放不羁,反映出艺术的自由。
  11. 龙蛇起陆雷破注:形象地描绘书法的气势,带有震撼力。
  12. 自喜奇观绕绳床:对自己书法成就的自满。
  13. 家人骂笑宁有道:面对家人的嘲讽,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14. 污染黄素败粉墙:讽刺家中环境的破败,与书法成就形成对比。
  15. 诚不如南邻席明府:自谦于邻居席明府的成就。
  16. 蛛网锁砚蜗书梁:描绘席明府的书桌环境,暗示书法成就。
  17. 怀中探丸起九死:表达对艺术的执迷与追求,甚至忽视生死。
  18. 才术颇似汉太仓:自谦自己的才艺与汉代太仓的对比。
  19. 感君诗句唤梦觉:感受到朋友的诗句,唤醒内心的思考。
  20. 邯郸初未熟黄粱:比喻对理想的追求尚未实现。
  21. 身如朝露无牢强:强调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22. 翫此白驹过隙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3. 从此永明书百卷:坚定地追求书法,决心不移。
  24. 自公退食一炉香:隐喻追求艺术的精神与生活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饮酒的比喻表达对艺术追求的真实感受。
  • 夸张:形容书法的气势如龙蛇起陆,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 对仗:在诗的结构上,形成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幽默的口吻揭示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坚持,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反思,展现了黄庭坚的个性与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放纵。
  • :代表书法艺术与文化修养。
  • :象征着孤独与内心的反思。
  • 龙蛇:形象地表现书法的生动与活力。
  • 蛛网:暗示书法的坚韧与岁月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庭坚在诗中提到的“我醉欲眠便遣客”,表达了他对什么的态度?

    • A. 生活的无奈
    • B. 交际的淡漠
    • C. 饮酒的沉迷
  2. “龙蛇起陆雷破注”一句是在形容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书法的气势
    • C. 生活的艰难
  3. 诗中提到的“怀中探丸起九死”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死亡的恐惧
    • B. 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交际的淡漠
  2. B. 书法的气势
  3. B. 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津》 - 李白
  • 《秋夕》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将进酒》 - 李白与《戏答赵伯充》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豪放与豪情,而黄庭坚的《戏答赵伯充》则更加沉稳且富有哲思。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与艺术时的不同态度,李白追求的是洒脱与豪情,而黄庭坚则更注重内心的把握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 题裴二十一新园(一作题裴固新园,又作裴周) 题蒋道士房 送陆鸿渐赴越 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 送志弥师往淮南 送郑员外入茅山居 与张补阙、王炼师自…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西陵寄灵一上人 送李录事(一作裴员外)赴饶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不鸣条 招儿 准确 韋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监统 立字旁的字 鳄鱼眼泪 社稷之器 金母木公 刀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枯骨之馀 一柱擎天 轻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