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1:41
水调歌头·偏赏中秋月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
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
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
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
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
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
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
十二数亏盈。未必来年看,
得似此回明。
这首词表达了对中秋明月的特别欣赏,追溯到古今。金秋的凉风和露水交融,使得这个时节显得格外清新。各家各户的窗帘都在争相卷起,谁家的乐声不停,欢乐的气氛洋溢。不要指望关山路的阻隔,只会让人更加怅惘。水晶盘中,鲈鱼和生鱼片,搭配新鲜的橙子。温暖的鹅黄美酒,轻柔的手传杯频频斟满。应该珍惜星辰在天边的身影,直到明年的今夜,月亮的圆缺又是一年。未必明年能再见到这样明亮的月光。
朱敦儒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词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水调歌头·偏赏中秋月》创作于中秋佳节,此时正值月圆之际,诗人通过对中秋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这首词以“偏赏中秋月”为题,开篇便引出对中秋月亮的特殊欣赏,反映出诗人在这佳节时分的愉悦心情。诗中通过“金风玉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爽的秋日氛围,象征着丰收与希望。随着词意的展开,诗人描绘了节日里家家户户的欢庆场景,窗帘争相卷起,乐声不断,表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表面的欢乐,而是透过“莫指关山路”的感叹,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中得到了升华,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传统中秋节的温馨和欢乐,更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使得作品极具内涵与情感深度。诗人在欢庆中秋的同时,也在呼唤人们对未来的思索与珍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整首词通过对中秋月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幸福短暂的感慨。
《水调歌头·偏赏中秋月》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金风玉露”象征什么?
“须惜晓参横后”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