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相和歌辞。挽歌》

时间: 2025-05-16 15:27:09

诗句

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

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

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

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

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

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

旧垄转芜绝,新坟日罗列。

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5:27:09

原文展示:

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
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
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
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
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
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
旧垄转芜绝,新坟日罗列。
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旗帜在空中飘扬,白色的马车也发出悲鸣。
晨光照耀着街巷,灵车已经准备好要出发。
九月的天色萧条,送葬的人们走出重城。
我想问送行的人是谁,原来是他的妻子和弟兄。
古老的原野苍苍茫茫,新墓地在这里拔地而起。
我含着酸楚痛哭,大家一起发出悲哀的声音。
旧田垄上的杂草丛生,新坟逐日增多。
春风吹绿了北邙山,这里年年都有人生死别离。

注释:

  • 丹旐:红色的旗帜,常用于丧葬时的标志。
  • 素骖:白色的马车,古时用于丧葬。
  • 晨光:早上的阳光,象征新的开始与结束。
  • 重城:指城内,代表生者的生活环境。
  • 苍苍上古原:指的是古老的原野,象征着死亡的归宿。
  • 新茔:新建的墓地,反映出生活的无常。
  • 北邙山:古代著名的墓地,象征着死去之人安息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关心民生,倡导“诗言志”的理念。白居易的作品涉及多个题材,尤其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著名。

创作背景:

《挽歌》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正值他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诗作通过描绘葬礼场景,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社会风俗与人情冷暖。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挽歌》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送葬的场景,展现了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与对亲情的真挚呼唤。首句“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通过对丧葬仪式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仿佛可以感受到灵车的缓缓而行与哀悼者的悲鸣。紧接着“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白居易巧妙地将清晨的光辉与送葬的阴郁气氛对比,使得这一幕显得更加肃穆。

在第三四句,诗人通过“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的简单问句,揭示了送葬者的身份,强调了亲情的凝聚力,以及在生离死别面前,亲人的悲痛。接下来的“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则反映了生死的循环与墓地的增加,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生死离别的无奈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从而引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旐何飞扬:红色的旗帜为何这样飞扬?表现出一种悲伤的气氛。
  2. 素骖亦悲鸣:白马车也发出悲鸣声,传达出悲伤与哀悼。
  3. 晨光照闾巷:早晨的阳光照耀着街巷,形成生与死的对照。
  4. 輀车俨欲行:灵车整齐地准备出发,暗示着送亡者的庄重。
  5. 萧条九月天:九月的天气显得萧条,暗示着生命的凋零。
  6. 哀挽出重城:哀悼者走出城门,表达生者对逝者的哀悼。
  7. 借问送者谁:我想问送行的人是谁,表现出对人群的好奇。
  8. 妻子与弟兄:送行的竟是亲属,突显亲情的深厚。
  9. 苍苍上古原:古老的原野象征着死亡的归宿。
  10. 峨峨开新茔:新坟拔地而起,表现出生死轮回的无常。
  11. 含酸一恸哭:含着酸楚痛哭,表达出深切的哀痛。
  12. 异口同哀声:众人齐声哀悼,表现出共同的悲痛。
  13. 旧垄转芜绝:旧田变得荒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14. 新坟日罗列:新坟越来越多,象征着死亡的常态。
  15. 春风草绿北邙山:春风吹绿了北邙山,表现出生命的循环。
  16. 此地年年生死别:这里每年都有生死离别,强调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晨光与送葬的阴郁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
  • 拟人:白马车的“悲鸣”赋予了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增强了哀悼的氛围。
  • 排比:如句末的“生死别”,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情感的凝聚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送葬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揭示了生死离别的无常与人情的深厚。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形成了悲伤而又深刻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旐:象征着丧事,代表死亡的庄重与哀痛。
  • 素骖:白色马车,象征着亡者的归宿。
  • 晨光:代表生命的希望与新生,但在此处却与死亡形成对比。
  • 苍苍上古原:古老的原野象征着死亡与安息之地。
  • 新茔:新墓地的出现,反映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挽歌》中的“丹旐”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旗帜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卉
    D. 一种饮品

  2. 诗中提到的“北邙山”有何象征意义? A. 生者的栖息地
    B. 死者的安息地
    C. 战争的遗址
    D. 繁华的城市

  3. 诗人通过描绘送葬场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哀痛与怀念
    C. 愤怒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哀江头》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白居易《挽歌》杜甫《哀江头》均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强调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悲痛。

参考资料:

  • 《白居易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岳麓书院纪事 其一 游龙山谒观音堂 与夫同咏诗 绝缨歌 杂兴 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 送刘十(一作刘十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 不调归东川别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忠弼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舟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鹿布 只鸾单凤 力所能致 朋来 爻字旁的字 杜门塞窦 临时抱佛脚 身字旁的字 硕果累累 包含表的成语 玩忽职守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