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后生感忆......其四》

时间: 2025-04-26 21:20:37

诗句

寻常轻宋玉,今日稼文鸯。

戟干横龙簴,刀环倚桂窗。

邀人裁半袖,端坐据胡床。

泪湿红轮重,栖乌上井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0:37

原文展示:

寻常轻宋玉,今日稼文鸯。
戟干横龙簴,刀环倚桂窗。
邀人裁半袖,端坐据胡床。
泪湿红轮重,栖乌上井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人提到以往轻视宋玉的才华,而今天却觉得这文采如同鸳鸯般美好。诗中的戟干(长竿)横在龙簴(屋檐)下,刀环则倚靠在桂花窗旁。诗人邀请友人一同裁剪衣袖,自己坐在胡床上。泪水湿透了红色的轮子,乌鸦栖息在井边的梁上,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失落。

注释:

  • 宋玉: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以才华而闻名。
  • 稼文鸯:形容文采如鸳鸯般美丽。
  • 戟干:古代一种武器,这里指长竿。
  • 龙簴:古代建筑的屋檐。
  • 刀环:刀的环状部分,形象生动。
  • 胡床:一种坐具,通常用于休息。
  • 红轮:可以指红色的物品或眼泪。
  • 栖乌:乌鸦栖息,象征着孤独或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风格独特,被誉为“诗中之鬼”。李贺的诗常常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精致的辞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理想面临重重困境。李贺在诗中反映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忧伤。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开头以“寻常轻宋玉”引入,显示出对才华的轻视,进而对当下的珍视,表明了一种反思的态度。诗中“戟干横龙簴,刀环倚桂窗”的景象,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环境,给人以深思。通过“邀人裁半袖”可见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而“泪湿红轮重”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寻常轻宋玉:表达对才华的轻视,暗示自己曾不以为然。
  2. 今日稼文鸯:如今却觉得才华如同美丽的鸳鸯,令人赞叹。
  3. 戟干横龙簴:描绘出一种安静的环境,增加诗的情境感。
  4. 刀环倚桂窗:将美丽的物品与环境结合,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5. 邀人裁半袖:表现出对友人和美好时光的渴望。
  6. 端坐据胡床:展现一种闲适的姿态,带有一丝孤独感。
  7. 泪湿红轮重:情感的升华,通过泪水表现出内心的沉重。
  8. 栖乌上井梁:乌鸦的栖息暗示着忧愁,增添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采比作鸳鸯,形象生动。
  • 对仗:如“戟干横龙簴,刀环倚桂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乌鸦象征着孤独和忧虑,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种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宋玉:象征才华与美。
  • 鸳鸯:象征爱情与美好。
  • 戟干、刀环:象征武器与美的结合。
  • 泪、乌鸦:象征悲伤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寻常轻宋玉”中的“宋玉”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战国时期的诗人
    B. 唐代的诗人
    C. 汉代的文人

  2. 诗中“泪湿红轮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平静

  3. “栖乌上井梁”中的乌鸦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悲伤与孤独
    C. 富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李贺与杜甫在诗歌风格上都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李贺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社会动荡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两者在意象运用上有显著的差异,李贺的意象更加细腻而富有想象力,杜甫则更为贴近现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别怀 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寄远 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 题张处士山庄一绝 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夜泊桐庐眠先寄苏台卢郎中 寄湘中友人 鹦鹉 送刘秀才归江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魚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搔摩 追奔逐北 巍蟠 详案 牵衣肘见 黍字旁的字 家丁 走下坡路 调摄 闷胡卢 所余无几 提手旁的字 包含溟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墒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