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时间: 2025-04-27 02:35:13

诗句

长鬣张郎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

往还谁是龙头人,

公主遣秉鱼须笏。

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蚕。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陇西长吉摧颓客,

酒阑感觉中区窄。

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5:13

原文展示

长鬣张郎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
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遣秉鱼须笏。
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蚕。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
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

白话文翻译

长鬣张郎已经三十八岁,天命让他用诗歌的花瓣来塑造自己的骨骼。
往来之间,谁才是那龙头人物?公主派遣他持有鱼须笏(象征权力的器具)。
在太行山的青草地上,白衫飘飘,匣中乐章如同蚕丝般细密。
金门石阁知道你在这里,豸角鸡的香气早晚都萦绕在空气中。
陇西的长吉(诗人)摧毁了颓废的客人,酒宴结束时感觉空间狭窄。
赵城的秋天,葛衣破碎,吟诗一夜,东方的光明渐渐来临。

注释

  • 张郎:指张初,诗中所提到的朋友。
  • 龙头人:意指出众、领头的人物。
  • 公主遣秉鱼须笏:公主派遣人持有鱼须笏,象征权力与荣耀。
  • 太行青草:指山水之间的自然风光。
  • 匣中章奏密如蚕:乐章如同蚕丝般细密,形容音乐的美妙。
  • 陇西长吉:指的是诗人长吉,与作者李贺同为唐代诗人。
  • 葛衣断碎:象征着秋天的凋零和孤独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号太白,因其个性洒脱和诗风奔放而被誉为“鬼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富有浓厚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贺与张初的交游之际,诗中通过酒宴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唐代文人豪放不羁的情怀,以及对诗歌与权力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酒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交往,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以张郎三十八岁为引,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敬重和对人生年华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天遣裁诗花作骨”暗示了诗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诗人用诗歌塑造自己的灵魂。

接着,诗人暗示“往还谁是龙头人”,表现出对权力和地位的反思。公主的鱼须笏象征着一种权力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与权力的距离。

而“太行青草上白衫”则描绘出一种自然与人结合的美,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酒宴的结束象征着生活的无常和孤独感,而“吟诗一夜东方白”则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李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出了一种洒脱而又深邃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鬣张郎三十八:描绘张初的年纪,暗示诗人对友人的敬重。
  2. 天遣裁诗花作骨:诗人认为诗歌是他生命的支柱。
  3. 往还谁是龙头人:对权力和领导地位的思考。
  4. 公主遣秉鱼须笏:表明权力的象征与期待。
  5. 太行青草上白衫: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出诗人的感受。
  6. 匣中章奏密如蚕:比喻音乐的细致和灵动。
  7. 金门石阁知卿有:暗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记忆。
  8. 豸角鸡香早晚含:描绘生活的气息和美好。
  9. 陇西长吉摧颓客:暗示诗人对颓废者的批判。
  10. 酒阑感觉中区窄:酒宴后的孤独感。
  11. 葛衣断碎赵城秋:象征孤独与凋零。
  12. 吟诗一夜东方白:希望在于新生与明亮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诗花作骨”,用花比喻诗歌的美。
  • 拟人:如“金门石阁知卿有”,赋予建筑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酒阑感觉中区窄”,形成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渗透着唐代文人的豪放与深邃。

意象分析

  • 张郎:象征友谊与人际关系。
  • 龙头人:象征权力与地位。
  • 青草:象征生命与自然的美好。
  • :象征生活的狂欢与孤独。
  • 葛衣:象征孤独与秋天的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鬣张郎”指的是谁?

    • A) 李贺
    • B) 张初
    • C) 公主
  2. “天遣裁诗花作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爱情的渴望
    • B) 对诗歌的珍视
    • C) 对权力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酒阑感觉中区窄”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满足

答案

  1. B) 张初
  2. B) 对诗歌的珍视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友谊和孤独的思考。
  • 《秋夕》(杜牧):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与感伤情怀。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酒罢张大彻索赠诗》:两者都表达了对友谊与生活的思考,但李白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而李贺则更多地融入了对权力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作品。
  • 《李贺诗集》:专门收录李贺的诗作,便于深入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城南杜邠公林亭(时公镇淮南自西蜀移节) 回中作 原隰荑绿柳 杨柳枝 河渎神 地肺山春日 南湖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 春日偶作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黯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斗婵娟 尢字旁的字 百叶红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五谷不分 包含攻的词语有哪些 鸿鷑凤逝 葱蒙 前开头的成语 邑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圣后 噤若寒蝉 凤绣 一虎难敌众犬 谷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