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睡觉》

时间: 2025-04-26 03:51:40

诗句

寻思断梦半瞢腾,渐见天窗纸瓦明。

宿鸟噪群穿竹去,县前犹自打残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40

睡觉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原文展示:

寻思断梦半瞢腾,渐见天窗纸瓦明。宿鸟噪群穿竹去,县前犹自打残更。

白话文翻译:

思索着刚刚断掉的梦,眼前渐渐明亮,透过窗子可以看到纸和瓦。栖息的鸟儿鸣叫着,成群地飞过竹林,而县前的钟声依然在敲打着夜更。

注释:

  • 瞢腾:半梦半醒的状态。
  • 宿鸟:在树上栖息过夜的鸟。
  • 县前:指县城前面,通常是乡镇的中心地带。
  • 残更:指的是夜里最后的更替,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蕙堂,南宋诗人、词人。他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受当时社会动荡和人们追求宁静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梦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的过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宁静的美。开头的“寻思断梦半瞢腾”展现了诗人微妙的内心感受,梦的断裂让人感到不舍与失落,而渐渐明亮的“天窗纸瓦明”则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的到来。接着鸟儿的鸣叫和穿飞,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形成了诗的生动对比。而“县前犹自打残更”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继续,打破了梦境的宁静,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寻思断梦半瞢腾”:诗人思考着刚刚结束的梦,感到半梦半醒的状态,体现了内心的迷茫。
    • “渐见天窗纸瓦明”: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光亮,象征新的一天的来临。
    • “宿鸟噪群穿竹去”:栖息的鸟儿在叫着,成群飞过竹林,增添了早晨的生机。
    • “县前犹自打残更”:县城前的钟声还在响,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生活依然在继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与现实的状态进行对比,表达内心的矛盾。
    • 拟人:将鸟儿的鸣叫人格化,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语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反映了梦与现实的交织,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梦与现实:梦象征着内心的幻想与追求,现实则是生活的常态,两者的对比突显了人生的复杂性。
  • 光明与黑暗:光明象征希望与新生,黑暗则代表过去的迷茫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宿鸟噪群穿竹去”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夜晚的宁静
    B. 清晨的活力
    C. 暴风雨来临
    D. 星星闪烁

  2. 诗中的“天窗纸瓦明”有何寓意? A. 生活的困扰
    B. 友情的温暖
    C. 新的一天的开始
    D. 失去的梦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晓》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睡觉》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对乡愁的表达,而范成大则更关注生活的细节与宁静的享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入山 草庵 南康县 旧将 汉武 送谛闲上人归江南 壬子元夕雨 赋赠黄介子先生 游仙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烂红 鼎分三足 父字头的字 窃窃诩诩 在此存照 文字旁的字 扬花扢藻 私纳 决一胜负 命词遣意 爪字旁的字 玉署 蒸暑 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姿结尾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